虞兼葭虽然走了母亲的”老路”,成了续弦,却也如愿以偿成了镇国侯夫人,再没有比这更大的荣华。
在这场波谲云诡的权谋之夺中,虞幼窈和谢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她和谢府的血与泪,成全了他们的荣华路。
饶是已经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场“心觉”幻梦,可虞幼窈心中,仍然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凉意。
虞幼窈有一种莫名的直觉。
噩梦里,真正拥有“天生凤命”的人,是大窈窈自己。
虞霜白是顶替了大窈窈,成为了那个“凤命之女”,这肯定不是偶然,那么姚氏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大窈窈所有的悲剧,都是从荣郡王府的花会开始的,那么花会上发生的事,姚氏是否参与其中?
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
纵观噩梦里,大窈窈在虞府的处境,虞幼窈绝不相信,姚氏是无辜的。
姚氏出身清贵,品性、教养样样不缺,但清贵人家,比一般的书香人家更清高一些,骨子里头往往有一股自恃甚高的凉薄、自私,在不触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尽显了涵养与气度,可一旦涉及了自身利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一句话,就会成为行事的标杆。
虞幼窈深吸一口气,既然已经离开了京里,那么京中的人事,也没必要多想。
只是噩梦里,所谓的“凤命之女”,与现实之中,皇后娘娘对她的算计,却是异曲同工,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这个“韶懿长郡主”,堪比“凤命之女”。
噩梦里,大窈窈困于内宅,没有得到任何封诰,皇后娘娘自然也无从,在她身上算计什么,选择从虞霜白着手。
现实里,皇后娘娘一计不成,是否会改变自己的计划,如噩梦里一般,从虞霜白下手,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此时,虞幼窈的封诰玉碟,被收藏太庙里。
太后娘娘加封虞幼窈“韶懿长郡主”一事,也捂不住了,在朝堂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朝臣们无一对此产生任何异议。
加封一事,顺理成章。
消息传到了后宫,皇后娘娘听着丹红姑姑的禀报,面上不见喜怒。
丹红姑姑道:“今儿一早,太后娘娘召了四皇子去寿延宫,说喜欢四皇子的字,夸四皇子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已得了几分柳体字的精髓,四皇子当下表示,最近得了一本经文,打算抄与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是明着夸赞,暗里敲打。
太后娘娘礼佛,是天下皆知,又恰逢凤体不适,还表明了喜欢四皇子的字,但凡有脑子的人,都该知道怎样“孝敬”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