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页(1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09 字 8个月前

此言一出,在场的一干人等,皆露出忌惮的神情。

    连梁王也不觉坐直了身体,面色凝重了几分:“武穆定北王虽然年少,但纵观他平定山东叛乱,为父平冤,在接掌幽州后,轻而易举就收服三十万大军,稳定了北境的局势,控制了北境的旱情,撼动了当地士族的根基,可见也是个狠角色,比及他老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幽军常年与狄人交战,个个骁勇善战,战场上瞬息万变,便是万无一失,他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不过,”梁景宣深以为然,话锋一转:“今时不同往日,只要我们瞄准时机,就算武穆定北王再厉害,那也不足为惧。”

    梁王配合地问:“何出此言?”

    梁景宣慢条丝理地分析道:“北境地域广阔,涵盖了包括辽东三省,山陕甘宁七地,而山陕两地做为主要物资供应地区,却遭了百年大旱,连粮食都种不出来,就算熬过了这一关,至少要三五年,才能缓过劲来。”

    幕僚点点头,显然对二公子的话十分认同。

    推广番薯种植,确实能解决北境粮食问题。

    但番薯要到下半年十月才收成。

    北境安置了近二百多万的灾民,收成的粮食,也要先紧着灾民,否则百姓们饿着肚子,肯定会闹出大乱子。

    顶着众人认同的目光,梁景宣神色不觉就透了几分矜傲:“自旱灾之后,北狄就一直活跃在边境一带,北境大小战事都没停过,幽军战力、装备耗损,军需粮草也一直都在消耗,北境物资十分缺乏,是全靠以谢、白二府为首的商绅捐赠,但捐赠本就不是长久之计,没有稳定且长远的物资来源与供应,也只是燃眉之急。”

    这一点,身为经身百战的梁王,深有感触:“谁说不是呢?打仗就是一场武力与物资的较量,在兵力同等,实力持平的情况下,谁的物资多,谁就能取胜,所以啊,平常囤积再多物资,到了战场上,永远也不嫌多,不然我又为什么要和威宁侯合作,襄助他除了周厉王,窃取幽州兵权?还不是眼馋泉州这块大肥肉。”

    当然了,泉州只是他其中一个目的。

    周厉王若是不死,大周朝哪儿乱得起来?哪儿轮得到他们做这乱世英豪?!

    几位武将纷纷出言附合——

    “王爷所言极是,论武力,咱们密谋多年,肯定不会弱于幽军。”

    “论粮草,准备多年的梁军,更是占据了先天优势。”

    “便是装备备配备,也都是最精良的,也甩了幽军一大截。”

    “梁军兵马强盛,自然不惧幽军。”

    “……”

    大家七嘴八舌地,互相一对比,顿时优越感爆棚了。

    梁王对梁景宣的表现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