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页(1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08 字 8个月前

梁王略一思索道:“伐梁大军还有多久抵达湖北?”

    梁景宣道:“约摸不出十天。uu看书”

    梁王脸色有些难看:“我们没有时间了,一定要赶在伐梁大军抵达湖北之前,拿下襄阳城,所以不能收兵,”说到此处,他忍不住在营帐里来回踱步,显然是有些为难:“由我亲自率军,一鼓作气,先拿了襄阳再说。”

    梁景宣脸色微变:“可眼下,外敌入侵……”

    这个时候继续兴兵,难免为担千古骂名,就算将来父王拿下了大周,恐难立身正位,难以尽服天下。

    梁王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倘若有人拿外敌入侵一事作伐,就放出消息,朝廷封琐了湖北以南,我们并未得到确切消息,此举乃朝廷卑鄙无耻,陷我梁军于不仁不义的伎俩,外敌入侵,为图种族大计,本该放下一己之私,朝廷如此行径,实在是居心叵测,令人发指……”

    这是要反咬朝廷一口,梁景宣摇摇头:“道理虽然说得通,但未必能立得住。”

    梁王轻叹一声:“为父何偿不知?只要道理说得过去就成,别去管立不立得住,北狄挥师北上的野心,是司昭之心,人人皆知,我父子二人,早已经落人口实,已然没了退路,若不趁此时机拿下襄阳,多年筹谋,也将付诸东流,我儿能胸怀天下,乃仁德,然我儿也要切记,成王败寇的道理。”

    第1021章 成王败寇

    梁景宣尚有犹疑。

    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商纣王帝辛,乃古往今来最后一位人皇,当时的商王朝国力衰微,贵族、旧势力横行霸道,奴役百姓,面对这种情况,帝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他颁下了诸多利国治民之举。”

    “其一鼓励农商,发展农业,布仁施德于天下万民。”

    “其二削弱贵族权势。”

    “其三准备废除奴隶制。”

    这三项,又有哪一项是暴虐无道?!

    “到了帝辛中期,国力已经趋于稳定,这时的帝辛,又开始开疆阔土,商王朝的版图,在那时扩展到了山东、安徽、江苏一带,可谓是功在千秋。”

    “只是随着他对商王朝的整改越发深入,越来越多的动了当时旧族的利益,使得商王朝岌岌可危,外有周王虎视眈眈,打着商纣王暴虐、荒淫的大旗,意欲伐纣。”

    “内有旧族势力盘根错节,想要掣制纣王,内外呼应之下,就形成了一股庞大的伐纣浪潮,商纣王最后,自焚于鹿台,也背上了千古骂名。”

    当时的天下,是旧族说了算,百姓们在旧族的压迫下,他们的声音,淹没在旧族的统治下,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梁景宣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世人皆言,鹿台厚税于百姓,是纣王无道之铁证。

    可他向来喜欢读史,遍阅藏书,从一些典籍中,寻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根据记载,鹿台实际上是府、库、仓、廪,也是制作兵器、礼器车器以及田器的场所。

    后战国时期,也有类似的建所。

    分明表达了这位人皇,对军事、农工的重视,这样一位人皇,怎么能是荒淫无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