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页(1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18 字 8个月前

虎威将军字字泣血,对两军交战的诸多细节,两方的兵力、装备、粮草等进行了分析,剥析出了梁贼的弱点,道明梁贼筹谋多时,其下战士,皆是训练多年的死士,让朝廷小心防范,向朝廷示警。

    除此之后,虎威将军就伐梁大军,与梁军各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一个结论,梁贼孤注一掷,不计生死,永乐侯不可抗矣,请朝廷另派勇武之将,坐镇伐梁大军。

    虎威大将军还在信中,推荐了得用的武将。

    之后道明:“此几位武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牵制梁贼足矣,待武穆王平定边防,回护京兆,梁贼不足为惧。”

    第1026章 殆误军机

    最后,虎威将军愤而怒斥,一腔悲愤,几乎透纸而出:“伐梁大军殆误军机,襄阳驻军利用地形优势,不与梁贼正面交锋,与梁贼周旋,只等伐梁大军提前抵达襄阳,里应外合之下,就能对梁贼形成兵力压制下的合围之势。”

    ――何愁梁贼不除?!

    ――如今,援军不至,是天不佑我,亦是我不如梁贼之故,更是永乐侯殆误军机之祸。

    ――然,臣死不足惜,恳请朝廷严惩永乐侯。

    ――否,大周朝危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虎威大将军写下这封血书时,已经心存了死志,抛开了生前所有顾忌,向朝廷示警。

    字字泣血,令满朝上下皆是震惊失语。

    伐梁大军九月就从热河开拔,快则月余就能抵达湖北,慢则两个月,就算爬也能在十一月份抵达湖北襄阳,与虎威大将军会合。

    之所以造成了这一局面,是永乐候一路招兵埋马,征集粮草,走走停停之故。

    便连惯来嚣张的徐国公,也不敢开言了。

    威虎将军的血书,就是永乐候殆误军机的铁证,加之伐梁大军开拔之后,一路招摇过市,也是否认不了的。

    襄阳城的兵力只有七万人,加上衙门、守城等,实际兵力不足十万,远不如梁军,虎威将军能坚持这么久,战至一兵一卒,实乃悲壮。

    虞宗慎冷笑道:“永乐侯这一路招兵埋马,甚是招摇,真是好大的阵仗,想要靠伐梁大军的声威,以及兵力上的优势,震慑梁贼,打击梁贼的军心士气,一来梁贼怯了胆,伐梁大军的胜算多一份,二来梁贼若是畏于伐梁大军声威如天,主动退兵,也能避免正面交锋。”

    这种作法,也无可厚非。

    但是永乐侯却忽略了,梁贼打进了湖北之后,湖北多地区都被梁贼把持,襄阳驻军的消息传不出来,便是能传出来,也有殆误,甚至是造假的可能。

    永乐侯身为伐梁主将,从襄阳的传来的军机都要经过他手,梁贼都打到了襄阳,虎威将军孤军奋战,永乐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