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页(2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63 字 8个月前

    然而,公平不代表公正

    可这世间,唯有公正可讲。

    公正是什么?

    “公”代表的是广意,大众。

    “正”,不偏私,正直。

    公正是法度,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大多数人做到不偏私,公正,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在公平和公正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公平是衡量公正的尺。

    公正在人心。

    即公理!

    而虞氏族,就将这一点把握得很好。

    虞幼窈缓缓闭了闭眼睛,声音也有些发干:“外面都说了什么?”

    夏桃咽了咽唾沫:“说、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二爷此乃大义,是图我华夏子孙后计;也有人说,二爷弃京保北,不忠于朝廷,实乃不忠不义之辈,此等强取豪夺的行径,与恶匪无异,有辱斯文,令人所不耻;还有人说,二爷被梁贼吓破了胆子,弃京保北说得好听,是为了支援北境战事,其实是将大周朝供手让与梁贼……”

    放弃了京兆,就等于放弃了,还没有被梁贼占领的北方各地,放弃了那些无辜可怜的百姓。

    虞幼窈深吸了一口气,虞宗慎确实是站在大义一面,可无端抄没了家产的人家,不管无不无辜,没经朝廷律法定罪,却是遭了无妄之灾,又焉能咽得下这口气?少不得也要大肆宣扬他的恶名。

    这种做法,也确实受人垢病。

    便是当年弑君的忠烈公,若没有高祖皇帝以【忠烈】为其正名,忠烈公的名声,也未必会专美后人。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从不是说说而已。

    虞幼窈没办法违背良心,说虞宗慎不该这样做,毕竟受益的人是殷怀玺,也是五十万幽军,更是被他们舍生忘死,守护的大周百姓。

    收起了京里传来的秘信,虞幼窈重新换了一身衣裳,唤来温管家,召集了王府里的军师幕僚议事。

    一行人盯着舆图指指点点,经过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接应路线。

    “京三营已经出发了,镇国侯在秘信中交代了运送路线,安排了接应的时间与地点,我们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接应京三营,及运送的东西,襄平城留守了五万精兵,抽调一万人,分成十批,分别在我们议定的接应路线上,设下接应点,各批人马互相配合、呼应,进行隐蔽、埋伏、掩护、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