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页(2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17 字 8个月前

    这时,太和殿前奏起了《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

    绸缪意指缠绕、捆束,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

    淡婉缠绵的曲调,夹杂了笛子的欢快、活泼,每吹奏至‘今夕何夕’时,曲子含蓄而俏皮,有一种陶醉在这良辰吉日,欢愉兴奋、忘乎所以的风趣。

    虞幼窈听着乐声,脸儿一片嫣红,大周朝迎亲,大多都奏《桃夭》和《绸缪》,皆是象征婚姻美好,对新人美好的祝愿。

    便在民间不搞一些文文绉绉的诗经曲子,也要唱一段《绸缪》小曲,表达一下这喜庆与欢喜。

    可这是封后嘉礼,吹奏此乐是不是有点不太庄重。

    心里正想着,殷怀玺还真如民间百姓一般,唱起了《绸缪》小曲,他声音清朗,不难听出调子里的春风得意。

    柴火扎得紧哟,天上三星亮晶晶嗨。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眷真欢欣呀。要问你啊,要问你,要将这如花美眷怎样亲哟?

    亲哟——

    哟——

    一捆牧草扎得多哟,东南三星正闪烁嗨。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呀。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嘿?

    嘿哟——

    嘿——

    一束荆条紧紧捆哟,天边三星照在门嗨。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呀。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呦?

    疼呦——

    呦——

    ……

    ------题外话------

    我是第二次写周制汉婚,还真是感慨万千呀,虽然是第二次写,但是写的很舒适,我抱着诗经翻来翻去,还是挑了,关雎,桃夭,绸缪三首,感觉没有替代,我真是太喜欢周制汉婚了,可能以后还会写,在我心里周制汉婚,才是正真的中式婚礼,后世在汉婚礼加了乱七八糟的热闹,一些礼数透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没有周制汉婚的胸襟与宏大!

    第1083章 同牢合卺

    虞幼窈当场就闹了一个大红脸,气得都想打他了。

    胡闹也得有个限度。

    脸都要丢到史书上去。

    心里却忍不住细细品味,《关雎》是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而《桃夭》却是贺新娘,《绸缪》显露的却是缠绵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