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1 / 2)

踏枝 玖拾陆 999 字 8个月前

引林繁到库房,董侍郎让人开了门,指着后头两大架子:“先帝年间,大部分都在这里了,指挥使慢慢看,有没有要求只管说。”

    林繁道了声谢。

    待董侍郎出去了,他从架子上取下了一册。

    即便年前打扫过一回,库房关了这么些日子,亦有不少灰尘。

    随着林繁的动作,灰尘飘散,映着外头撒入的晨曦,朦胧得像是染了金光。

    清了清嗓子,林繁一页页翻着,在上头寻找着“太子”的名字。

    陈年旧档,在这二十几年里,几次整理、归拢,最终留下来的,都是最概括的内容,而那些细碎的,已经随着时间消失了。

    库房就是这样。

    他们赤衣卫衙门办案的文书,亦都是这样处置的。

    每翻一页,林繁都觉得可惜。

    他现在能看到的,还是太少了。

    可再少,他还是通过这一行行的文字,慢慢勾勒出了生父赵临的形象。

    赵临善战,不仅武艺出众,操练兵士亦是一把好手,他的亲兵,战力非同一般。

    战术战法极其大胆,天马行空,与林宣配合玄妙,才能在一年之内连下两州六府,替大周打下大片土地。

    豪放的用兵,与外放的性格,让他在军中一呼百应,凝聚人心……

    指腹拂过“太子”两字,林繁不由自主地,勾了勾唇角。

    他算是知道,那年皇太后为何说他不像林宣了。

    他的确像赵临。

    哪怕他没有与赵临相处过一日,他还是成了京城小霸王,一个孩子王。

    血缘啊,真的很玄妙。

    第111章 她得注意分寸

    林繁在兵部待了一整天,午饭都是方天送过来,借了个屋子用的。

    兵部上下如临大敌。

    史尚书一面张望,一面问董侍郎:“真是来看旧档的?”

    董侍郎道:“趁着他用饭,我去库房转了一圈,就先帝年间的一些文书上抹了灰,其他的都还是老样子。”

    史尚书这才松了口气。

    “虽然,我们兵部踏踏实实,”史尚书道,“边关还有战事,也轮不得我们脑子不清楚,但万一真有一两颗老鼠屎,是吧?”

    董侍郎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

    “真是找奸细就好了,把那些奸细全抓出来!”史尚书叹道,“这些年,一直是防防防,边关不堪其扰,也没见打出去。这要是他爹还在,早把西凉打穿了。”

    “先定国公,可惜了。”董侍郎道。

    “是啊,从他去后,还心心念念收复失地的人,少了。”史尚书又是一叹。

    叹完了,还有一肚子话,却是不敢再说了。

    从皇上登基后,战事渐渐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