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1 / 2)

踏枝 玖拾陆 1000 字 8个月前

行人传旨,在其中属于相对慢些的。

    马儿是能换,但人还是那人,当然需要休息与调整。

    照那驿官的说法,行人不久就能抵达,可见,驿官掌握的消息并不是以最紧急的军报的形式送来的。

    也许是,没有急到那个份上。

    皇上优势在手,自不用太过急切。

    又或者是,大势已定,再急也没有用。

    更何况,行人未到、圣旨未到,只靠驿官早早来报信,并无效果。

    秦胤摸着胡子,他现在很难确定是哪一种。

    召了个传令兵来,永宁侯吩咐他去鸣沙关通知其他人。

    不管怎么样,见招拆招。

    至于京城里的状况,他得相信自家老妻。

    老婆子那么机敏一人,一定可以全身而退。

    翌日清晨,林繁回到飞门关。

    “曹伦与甄浩两位副将驻守鸣沙关,”林繁向永宁侯禀道,“鸣沙关一带收拾得差不多了,此次生擒了敌将苏置,由毛将军押着返回,差不多会比我晚到一两个时辰。”

    秦胤颔首。

    鸣沙关的战果,他十分满意。

    当然,没有达到速战的水平,可打仗就是这样,碰着难啃的骨头,时间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过,啃下了鸣沙关,西州城就指日可待了。

    话又说回来,西州也是硬骨头。

    “京里可能出事了,”秦胤压着声与林繁道,“行人来传圣旨,不是什么好事。”

    林繁一听,眉头蹙了蹙:“眼下还不是动手的好时机。”

    没有打下西州,没有落脚之处,以永宁侯夫人与长公主的智慧,断不会在这时出手。

    唯一的解释是,皇上忽然发难了,所以京中的众人才不得不应对。

    “没有其他消息,很难说状况,”秦胤也不废话,拍了拍林繁的肩膀,“等行人宣旨,尽量掌握主动,若是稳不住这里状况……”

    林繁颔首。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飞门关众将的性子,彼此之间已经很了解了。

    除非证据确凿、板上钉钉,否则,他们未必会相信“反叛”之说。

    他和永宁侯还有机会。

    万一稳不住,那就只能冲出去,在消息传递之前,赶到鸣沙关。

    正说着话,其余人陆陆续续抵达,话题便不再继续。

    毛固安到了之后,把苏置扔进牢房。

    入大帐,见所有人都在,毛将军问:“行人何时抵达?”

    “快了吧。”安北侯道。

    “我们打下鸣沙关的消息,还来不及送达吧?”毛将军又问,“皇上这圣旨,别不是让我们收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