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2 / 2)

踏枝 玖拾陆 1001 字 8个月前

    她想发泄,你只管让她发泄出来,只要提醒她,屋里没旁人时再骂。

    她那陪嫁进来的嬷嬷是姓董吧?

    那是自己人,可以信赖,别的人嘛,还是小心谨慎些。

    眼前朝堂事多,皇太后那儿也有不少烦心事儿,再听些传闻,越发糟糕了。”

    这一番话,赵启很是听得进去。

    顺妃又问:“太后拨过来的两位嬷嬷,还在舒儿跟前伺候吗?”

    “舒儿不耐烦看到她们,想赶人走,被安国公夫人拦了,”赵启答道,“皇祖母没有调她们回去,她们现在还帮着照顾舒儿母女。”

    “对她们客气些,”顺妃道,“与舒儿说,冤有头债有主,她想骂皇太后就骂,别为难底下嬷嬷,没必要。”

    那两人,是皇太后阴谋里的执行之人。

    也正是她们,因着心软,留了安儿一条命。

    她们违背了皇太后的指示,哪怕听到晋舒儿咒骂皇太后,也断不会去传话,那只会越发被两头嫌。

    同时,也因着那些愧疚心思,她们对安儿会更加用心。

    与其现在换不知根知底的人手,倒不如她们两人合适些。

    这并非顺妃心善,懂得什么“宽厚”、“体恤”,而是,她不会步皇太后与皇上的后尘。

    她今日之选择,是因为她相信那位皇太孙比皇上更适合统领大周吗?

    不是的。

    她连那位皇太孙是谁,什么模样,什么脾气,一概都不知道。

    她也不认识已故的吴王、早不知踪影的吴王妃,谈不上任何感情不感情的。

    她这么做,仅仅是因为皇太后与皇上,硬生生地把她与忠勤伯府推到了那一侧。

    这世上,拉拢人很难,推出去却不难。

    心一旦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她现在能用的人、能动的棋子太少了,怎么会舍得再推几个出去?

    哪怕那两位嬷嬷绝不是真的为她们所用、忠心耿耿,那又怎么样呢?她们不对皇太后十成十的忠诚,就是她顺妃的胜利了。

    “千万记得,”顺妃叮嘱赵启道,“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当面来问我,或是去见你外祖父,又或者听听安国公夫人的想法,长辈们见多识广些,总会多考量。

    你那群表兄弟,一道吃酒也就罢了,遇事别寻他们,都是毛头小子靠不住。”

    赵启颔首应了。

    袁嬷嬷送赵启出去,院子里,秋风一吹,赵启不由一個激灵。

    这破地方,怪阴冷的。

    赵启依旧记得,前一个冬天,母妃在这里过得很辛苦。

    皇后娘娘不克扣,但冷宫就这么个条件,与以前根本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