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但说无妨!”萧谨恭见林秀有顾虑,鼓励她。
“臣觉得,这求贤令,陛下的诚意还不够。恐怕真正有才学的人,不会来。”
“诚意不够?朕身为一国之君,放下身份写这求贤令,言辞恳切,态度恭谨,也说了凡有功者可封爵分土,如此为之,诚意还不够?”萧谨恭不理解了,还要怎么要做才行。
“不是利益的问题,而是······”林秀不知道怎么措辞,“陛下想要找的人才,是支持变法,能够为变法出力的人才对吗?”
“对。”
“那么陛下为何要变法呢?”林秀问。
“为何变法?不变法如何图强?爱卿最清楚为何要变法了呀?那三日,我们谈了那么多?”萧谨恭不懂林秀要问啥。
“我是懂,那是因为我已经来了周国,而且和陛下秉烛夜谈三日之久。所以我明白陛下的决心,知晓陛下的心胸。可是其他人不知道啊。
陛下可知,列国皆变法,为何收效甚微。甚至有的还倒退。就连变法最好的赵国,也难以深入,仅停留在表面?”
“因为当政者决心不够,因为缺少爱卿这样目光长远的贤臣。”
这猝不及防的马屁····要命。
“陛下说的有道理,但没有说到最根本的原因。变法,本质是推翻之前的法。为何要推翻?因为落后,想要变法求强。那么为何会落后?”林秀引导萧谨恭。
“因为原先的法有缺陷,不完善。”萧谨恭答道,突然,他恍然大悟,“你是要朕指出列祖列宗的过失?”
“唯有此,才能求得真正的人才。周国连年征战,几百年的制度一成不变。贵族垄断国家大部分利益,百姓饥寒交迫。这些结果,为政者真的一点过错都没有吗?
当初瀚分封诸侯,大家都是一样的起点。周国为何走到如此地步?而赵国为何富强?陛下既然已经决定变法,若还不愿承认先辈的为政不善,实属糊涂。
如果您要遵守政治正确,文过饰非,坚持认为周国历代先皇都是伟大且正确的。都是从强大走向强大,那看到求贤令的人怎么想?
变法,就是纠错。如果没有错,就不需要变法。您又要变法,又不承认周国曾经失败的地方。那么就算有人才来,也会束手束脚。陛下不承认之前的制度不好,没人敢提出纠正的。
您承认,大臣们才能没有顾忌,才能放开手脚做事。各国也正因如此,一方面变法,一方面停留在表面,不敢真正的推翻先辈定下的规矩。所以才会失败,又或成果不佳。”
比起先前,现在的林秀语气和错气都温和了许多。而萧谨恭面对林秀也更包容了,听到不舒服的言论不会像从前先发火,而是仔细琢磨林秀的话。
这个问题,本质上和之前的争论核心没有区别。还是面子的问题,要一个国家的君主公开数落历代先辈的不是,承认自己国家的缺陷和不足。古今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