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2 / 2)

太后 道玄 958 字 8个月前

    她一身冰雪,竟被重新点燃了。

    董灵鹫不置可否,只是稍微挪动了一下身躯,戳了戳他压在肩膀一侧的手背,缓缓地道:玉衡。

    郑玉衡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你好像硌着我了。董灵鹫轻飘飘地道。

    郑玉衡:

    董灵鹫很是随意地继续说,仿佛没见到他狼狈的神色:你佩刀了?慈宁宫不许佩刀进殿,卸了吧。

    郑玉衡猛地有点脊背发凉,脑海里那些翻山倒海的火焰一下子就熄了。他欲言又止,将笼罩着她的手慢慢缩了回来,垂首跪在了她膝边。

    董灵鹫伸出脚,凤履上的金绣碰了碰他的膝,有些想笑,但又怕伤着他的自尊:哀家开玩笑的,起来。

    郑玉衡盯着她鞋面上的刺绣,伸手捂了一下脸,很快又垂下手,恭恭敬敬,又有些哀怨地回道:臣还是跪着吧。

    作者有话说:

    小郑:QAQ呜呜呜呜呜呜呜还是跪着清醒

    第37章

    圣旨下达之后, 朝堂中果然掀起轩然大波。

    虽然下旨的人是孟诚,但这一系列动作下来, 大多数人都看出是太后娘娘纠察此事, 不过最后由陛下下旨而已。有因李酌素日的为人而不敢置信者,也有懊悔与他相交者,更有怀疑愤怒、大展阴谋论之人。

    董灵鹫没有镇压这些五花八门的议论,反而放纵了一阵子, 在朝野热议得沸反盈天的时候, 李酌的请罪书被公布于天下。

    她永远也凑不够的证据, 被她的世伯最后一位在世的长辈, 推向了完满的峰顶。他用自己的身后名, 为故友唯一的嫡女扫平障碍。

    与请罪书一同送来的,还有一支古朴陈旧的竹笛。

    那是李酌昔年在董太师府中,初见董家女公子的时候, 欣喜难抑,解下相送的。在那个朝臣清苦的时候, 李酌一眼看中董灵鹫,珍爱她聪明/慧黠,几乎要认她干女儿。可当初, 他最多只能拿出竹笛,作为一件满怀心意的旧物。

    只是当年董灵鹫三辞不受, 婉拒了李先生的美意。

    如今, 这柄没有送到她手中的竹笛,成了李酌的遗物,还是来到了她面前。

    董灵鹫其实很难体悟他复杂的心情, 但她却十分清楚, 没有人是会永远不犯错的, 这是她的前车之鉴,在历史上身败名裂而死的高位者,何止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