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重整旗鼓的周挺派出了大船,在天不亮的时候以夜色为掩护,还准备悄悄登陆。
江北水军仍然没有下水,在对方快要接近于岸边的时候,以军械再一次屠杀江南的水军。
这一次江南水军又一次大败而归,周挺看对方两次都没有下水,以为着北方人都是旱鸭子,觉得只要把对方水军吸引到江面上来,大家在江面上厮杀,到时候江南水军赢面很大。
就在周挺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才能把对方引诱到江面上的时候,他手下的这一群家将包括一些水军将领都集中到了他的帐篷里,大家群思广益。
周挺的儿子二驸马当时就说北方将领善于防守,凡是善于防守的人都是能趴的住窝的,轻易不会出击。与其让他们主动进攻或者是被动进攻,不如这个时候绕开这支大军,从下一个渡口也就是宁山郡上岸,直插庆阳。
二驸马这么说,是因为江南水军都是坐船,而船行在江上的速度比水军从路上走过去的速度快。二驸马这个时候打的主意就是求一个时间差,在对方来不及救援的时候,自己这方先在岸上站住脚,随后结营等待着和对方的大军作战,这个时候就变成了自己这方以逸待劳。对方为了把江南水军全部赶下水,只能不计代价的赶过来,一旦对方手忙脚乱,对方被自己各个击破的日子就指日可待。
二驸马这也确实是一个办法,如果不按照这个主意执行,那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计代价的攻打北方水军,那这就成一场苦战了。想要把码头拿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不往里面填十几万条性命是不行的。
两个办法,两条路。很明显,二驸马的办法付出的代价比较小。
周挺想了想,觉得儿子的主意不妥。
儿子的主意非常好,一旦上了岸之后,能够和江北的水军陆军连番作战,也确实能很快的占据码头。但是背后是茫茫大江,他却忘记了在泰阳那里还有一只水军,这只水军想要从东向西,走水路也非常快,如果短时间之内在岸上不能干掉江北的水军和陆军的话。就会被这两只大军拖着与江上救援的东大营水军里外包围。
水军上岸是不可能立即打败陆军的,所以,到时候免不了要苦战。
既然两条路都是要苦战,那么不如现在以江南的营盘为根基攻打江北的水军。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总比被人家在江北包围了要强。
就在这一群人商量的时候,江北把大捷的消息再次装进信封里向京城的秋叶禀告。而江南的君臣又收到了进攻失败的消息。富贵收到消息的速度要比秋叶快,这个时候的富贵仍然评价为胜负乃兵家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