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2 / 2)

逍遥章 姚颖怡 957 字 8个月前

    爹,您认识一个叫苗红的人吗华静瑶问道。

    苗红那是谁华毓昆显然不认识,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听说他是书院里的学生,听说他擅长画猫,他的画在梨香院里小有名气。华静瑶把从伙计那里听来的话复述一遍。

    华毓昆笑了,道:那一定是凤阳书院的学生了,若是树人书院的,肯定不敢把自己的画作挂到梨香院去。

    为什么是因为树人书院里有很多擅画的才子吗华静瑶不解。

    这倒不是,难得女儿打听他擅长的事,华毓昆很高兴,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其实每年的乡试和会试,这两家书院的成绩相差不大,之所以凤阳书院的名气远胜于树人书院,那是因为凤阳书院是由张家创办的,秉承的也是凤阳先生的风格。凤阳先生是大才,但是众所周知,他的学问不限于科举八股,与此相比,他在琴棋书画,天地理,金石子籍乃至其他各类杂学上的造谐更有独到之处,因此,凤阳书院在治学上也是不拘小节,除了经义以外,也培养一些术业有专攻的学生。

    华静瑶明白了,父亲只说了凤阳书院,却没说树人书院,他是君子,是老好人,自是不会指摘别人,尤其还是树人书院这种地方。

    凤阳书院的学生想读书就读书,想画画就画画,无论是读书还是画画,书院都会因材施教。而树人书院却恰恰相反,但凡会影响到读书的事,全都不允许。

    因此,凤阳书院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画挂到梨香院接受品评,树人书院的学生却不敢,万一被师长发现,那是会挨训的。

    从折芦巷到两大书院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两大书院位于小甘山的山脚下,中间只隔着一道小山坡。

    这还是华静瑶第一次来这里,在此之前,她一直都以为但凡是书院所在的地方,一定是清静之极,雅致之极。

    可是真正来到这里,她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还没到两大书院,但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有书铺、有印坊、有笔墨铺子,还有点心铺、卤味铺、包子铺,以及大大小小的酒楼和茶馆,华静瑶眼尖,她甚至还看到一间清倌书坊。

    所谓清倌书坊,就是专门招待人雅士的风月场所,里面的女伎都是清倌人,只卖艺不卖那个身的,当然,银子给足了照卖不误。

    爹,这里可比咱家那里热闹多了。华静瑶说道。

    华毓昆很喜欢女儿的那句咱家,以前女儿每次去清远伯府,可从来也没有这样说过。他也能给女儿一个家了。

    那是当然,咱家那里住的都是老头子,而这里是书院,虽然也有老头子,可是大多数都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人。华毓昆学着女儿的语气说话,心情好得如同三月里的天空,晴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