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2 / 2)

    厨娘:“是的,夫人将其他人都打发回家了。”

    黛玉也发现府里的下人越来越少了,现在只剩一个丫鬟和一个家丁。她又翻了翻厨房的菜蔬,都是些素净的青菜:“怎么夫人不吃荤腥?”

    “哪里是不吃荤腥,只是日子拮据,夫人舍不得罢了。”厨娘说完还叹了口气,“比不上大人在的时候啦……”

    黛玉心中纳闷,晏府不该如此,官家每月发的银钱和孩子上学的补贴都只多不少,再加上自己也时常接济,送了银两和衣服,怎么晏夫人却过得越来越差?

    黛玉一边吃饭一边向厨娘讲了自己的疑惑,厨娘这才告诉她:“夫人的娘家是个无底洞,隔三差五向她搜刮银两,她弟弟是个不成器的,好吃懒做,弟媳也爱慕虚荣,挥霍无度……从前大人在时,他们还有所忌惮不敢伸手要,如今大人不在了,总逼着夫人要银子……”

    黛玉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夫诊断时会说晏夫人有些营养不良,她哪里还有多余的银钱去买些好吃的呢?

    除去给郑员外的五百两和给大夫的诊金,黛玉身上还有些钱,她将钱都交给厨娘,请她去买些补品回来。厨娘连说黛玉是好人,比晏夫人的亲人强了几万倍。

    黛玉心里只有苦笑,兄弟姐妹之间要都有良心才能好,但凡有一个拖后腿的,其他人的日子也就难过了。

    这两日,黛玉和清照轮流照顾晏夫人,晏夫人的气色好了许多。她也不再责怪晏绪了,眼里满是心疼。

    “辛苦郡主和李先生,为我们家的事来回奔波,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待我好起来,一定登门拜谢……”

    黛玉:“夫人不用同我们客气,大家都是朋友,本就该互相搀扶。”黛玉从袖口掏出当日周先生留给晏夫人的银票,她平时只是几十两、几十两地接济,却从没想到夫人过得如此艰难。

    黛玉将银票塞进晏夫人手里:“这是周先生令我交给你的,你不可再推辞,辜负了他与晏大人的知己之情。”

    奈何晏夫人还是不肯收:“无功不受禄,我已接受你许多馈赠,哪里还好意思去收旁人的……”

    黛玉好言相劝:“周先生方外人士,银钱对他来讲本来就是身外之物,他当日也跟我说了,他行踪不定,与我们可能都没有再相见之日,夫人就收了吧。”

    晏夫人见推脱不过,只好收下。黛玉又告诉她:“孩子们都在长身体,吃的东西不能太差,夫人不可太俭省,你自己身体也不好,哪能只顾旁人倒委屈了自己。”

    晏夫人听黛玉的语气就知道她的意思:“他们的日子也难捱……”

    “有手有脚的人总不至于饿死,你这样为着他们却是苦了自己和孩子。”

    “我弟弟时常上门来,总不能将他撵出去。”

    “怎么不能?你这个当姐姐的就算动手打他也不为过。真的,听我一句劝,以后不要再补贴他们,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把孩子们养大也是你的功劳。”

    晏夫人娘家就这一个胞弟,她哪里狠得了心抛下骨肉血亲不管,只是血亲却像吸血虫一样附在她身上,吸她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