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花露之后,容娇便开始做红丝馎饦。
第一步就是先揉面,在揉面的过程之中,将虾泥和面混合在一起,揉成漂亮的淡粉色。
随后就是将面团擀成长条,再手切为细细的馎饦,放入已经冒泡的水中煮熟。
待到淡粉色的馎饦完全煮熟、变为浅红色的时候,便迅速将其捞出,放入冷水中降温。
清清澈澈的水里面,那馎饦消去了滚烫的热气,一缕一缕地散开来。
远远望去,就像是漂亮的红色丝缎浸在水里头,好看极了。
于是便起名为“红丝馎饦”。
降温到差不多的时候,便可以滤去冷水,美美地放入准备好的瓷盘之中。
这一碟子的瓷盘都做成了莲花的模样,洁白的瓷面儿上泛着若隐若现的浅粉色,配上这浅红色的红丝馎饦,好看极了。
容娇嗅着空气中的馎饦香气,不由拿起一双筷子,夹起一小根红丝馎饦,放入嘴中。
红丝馎饦糅入了虾泥,特点便是入口鲜甜,泛着虾肉的弹牙口感,只这样空口吃着,就能让人意犹未尽。
但红丝馎饦也有自身的缺点,就是口感不如单揉的面条紧致、有筋道。
偏生容娇用了冷淘的法子来做红丝馎饦。
面条过了冷水之后,面身就会收缩,口感就会自然变得筋道。
如此两两抵消,容娇做得冷淘红丝馎饦,便是口感味道俱佳,更上一层楼了。
满意地点了点头,容娇就开始捣鼓配菜和酱料。
配菜是切好的鸡丝与虾仁粒,再加上一些焯过水的青翠时蔬,随意摆一摆盘都是好看的。
为了防止口味不同,酱料容娇则选了香香的芝麻酱、红彤彤的红油酱和酸甜口的糖醋汁子。
每个碗都配上了三小碗。
做好冷淘版的红丝馎饦之后,容娇便将那儿蒸好的花露都收集了起来。
石榴花露蒸出来红艳艳的,让容娇想起冯太后艳红的蔻丹,味道隐约有些酸酸涩涩的。
容娇就加了点浓郁的玫瑰汁子在里面,调了调气味。
毕竟是要送给冯太后的,面上总得要过得去。
正巧她打听过了,冯太后最喜欢的花就是玫瑰花。
发挥最不好的石榴全都送给冯太后,月季花露送给蒋双莲,栀子花的送给宋玉墙。
金银花露送给上了年纪的杨嬷嬷与盛公公,双鸢双鹤和小盛子几个,容娇则是要送蝴蝶兰花露。
还有松竹花露与紫藤花露,都是容娇准备给沈陆离的。
她面上的小漩抿出甜甜的笑意,将松竹与紫藤的模样花了上去。
蒋双莲听到小厨房的动静渐渐小了,便知道容娇的宵食做得差不多了。
她带着笑直奔小厨房而来,一进门就呼道:“哎呀,我最喜欢嗦面啦!哪一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