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1 / 2)

盛门 且醉风华 1101 字 6个月前

徐氏忽然想起什么:“那我给三娘送的这些东西……”

    然而她伸出头去喊陶云蔚的时候,对方却早已头也不回地带着侍女走了,像是很急着回去似地。

    徐氏不免心生狐疑,于是留了人吩咐道:“盯着看看陶家今日结伴来的客人是谁。”

    次日,即六月初一,大宗学选录正式开始。

    考试时间一共四天,一科一日。而结果将在随后的四天里分批公布,也就是说最晚在六月初八所有考生就都会知道自己是否通过考校,包括那额外的两个举荐名额。

    陶伯璋和陶伯珪报考的都是史学,所以都在初一这天考试。

    当日兄弟两个考完了回来,陶伯璋神色如常看不出什么来,陶伯珪倒是一派轻松,待陶爹一问,陶伯珪才道:“先生当场抽的题目,考的是‘赵晋之会’。”

    陶爹好奇道:“就这四个字?怎么考?”

    “就让我们随便答。”陶伯珪道,“我就写了篇论述,说那晋王是个宠幸外戚的傻子,赵王也是个假仁义的骗子。”

    陶从瑞一脸无语。

    陶云蔚在旁边听着,不由笑出了声。

    陶新荷道:“很好,狗子,不愧是你。”

    陶从瑞担忧道:“你平日里在家中说一说自家观点便罢,既是考校,还是随一随主流为好吧?这样难得的机会,万一因此为先生所弃,岂不是白浪费了你阿姐的心意?”

    “无事,阿爹。”不待小弟说话,陶云蔚已笑笑道,“先生既是让随便答,那自然怎样都答得,自来拜师亦是择师,合得来的才有那师生缘分,彼此勉强不得。”

    陶从瑞无奈,转问陶伯璋道:“那你呢,又是如何作答的?”

    陶伯璋笑得坦然:“我不及阿珪擅长评史,只就蒙山大战分析了一番双方优劣。”

    “阿兄后来讲给我听了,写得特别好!”陶伯珪迫不及待地道,“而且我大概打听了一下,目前所知与阿兄写同样题材的只有不超过三个,我若是先生,至少也得在他们几个里挑一个出来,阿兄胜算极大!”

    众人听了都不禁十分高兴。

    陶伯璋含蓄地道:“也不好这样说,总之尽力了,且等等结果吧。”

    陶云蔚见兄长羞赧之中亦明显带了几分信心和期待的神情,心下失笑之余,也充满了希望。

    然而当六月初四史学考校结果公布的时候,陶家人却大为意外。

    入选名单上陶姓之人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