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的孩子都跟在她后头哇哇大叫,还编了童谣唱骟猪歌:“小孩乖乖,明朝赶集,买只小猪,把医骟掉,小猪长,小猪短,小猪变只大海碗,碗里有肉二百斤,吃啊吃不完。”
有这一串串的孩子开道,大伙儿真是想不注意都难,夏姐儿穿了一身红衣扎了小丫髻,看着又漂亮又灵动,坐在如此大猪上头,活像天尊老爷座下的童子。
没得几日,全县的百姓都见过了夏姐儿骑猪的英姿。
李氏晚上就跟张大郎道:“这下不招赘也得招赘了,你女儿这样能嫁得谁家去。”
张大郎哈哈大笑,要不是做不得妹妹的主儿,他还想家里姑娘一个都不外嫁哩。
这头张大郎不住地夸小女儿有他之风,那头叶知县也在夸夏姐儿实乃奇招。
她一出马便极大地鼓动了大伙儿骟猪的情绪——叶知县并不鼓励大家买猪来养,只劝养猪的骟。
民生艰难,万一猪肉多了卖不出去,到时辛辛苦苦养一场又折了本钱,那就是好心办坏事,民间一头猪也能逼死一个家庭,他不敢这样做。
于是率先出动的依然是不愁吃喝的富户们,他们不怕猪死了,便火速地购买了一批小猪,请张家人去骟。
叶知县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肥来肥去肥的都是同一批已经不缺钱的人,这不是他的本意,于是还安排了张大郎带着夏姐儿出门骑猪,日日跟屠户家的孩子们耍。
夏姐儿哄小孩儿,那是老本行,几句话就唬得孩子们管她叫大王,一来二去孩子们就都知道了骟猪的好处,回家便撒泼打滚要爹娘把猪骟了。
叶知县美滋滋地跟师爷畅想未来——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小元家骟了,小星家骟了,你小瑶家不骟?
师爷心道,大人还是太嫩,这回又得栽个跟头。
果然,大家纷纷表示——我不骟!
师爷道:“大人是要惯了了面子的人,别人有的你也会有,但百姓却是讲不起脸面的人,能好好活着大家就很高兴了。”
这样的人,跟他们谈未来的好处,他们是不会听的,大家的生存经验是——抓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叶知县听了转身就去找鱼姐儿和张阿公问:“小猪存活率能保证多少?”
张知鱼算了算,如果用草木灰,只能保证七成,用上大青叶,那就有九成希望,但如今大青叶不多,全用在猪身上是暴殄天物,需要它救命的病人,南水县一抓一大把。
新药的事叶知县并不知道,张家和赵家已经决心先将此事瞒下,就不可能透露给一个当官的知道,便如实说道:“只有七成。”实际上在大桃和牛哥儿手里还要更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