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1 / 2)

第一帝姬 时朗 1020 字 8个月前

赵清毓看着联名书和大儒的奏疏 ,心中疑窦丛生,吏部对官员的考制还没有走到针对文臣那一步,为何引起读书人这么大的反感。而且,大多数读书人对朝廷官员都嗤之以鼻,尤其是这次官员考制是剔除官场蛀虫,他们应该拍手叫好才是,为何却是如此抵制?

    赵清毓眉头紧缩,思绪混乱,一时理不清其中缘由。

    不过现在也不是追究其中缘由的时候,而是尽快压下江南士子和大儒们的抵抗情绪。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是这些拿着笔的读书人是舆论的引导者,不好好处理,势必引起读书人和朝廷对立,对朝廷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而打败读书人的只有读书人。

    有攻击朝廷的读书人,赵清毓当然也能找到“找到”赞颂朝廷的读书人。但是舆论对抗不能根本解决事情。这事需要慢慢查,不过朝廷可以先给这些读书人制造一些压迫感。

    “爹,你即位以来,有没有开过恩科?”

    景元帝被赵清毓这么一问,有点懵,“你出生那年开过一次,怎么了?”

    “你刚刚不是说读书人闲得慌嘛,这不是给他们找点事做嘛。他们读书不就是为了科考,如今恩科在即,他们还会有时间嘴碎朝廷吗?而且,爹在颁布恩科旨意时,也可以将官员考制变革与这次恩科关联起来,让这些读书人认为官员考制是为了给他们腾位置。人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便不会再无事生非。”

    景元帝一听赵清毓的建议,抚掌大笑,“毓儿果然聪慧。士子上书一事,我还没有与群臣商讨,便是知道你有解决的法子,而不会像朝臣只会劝我息事宁人,最后恢复以前的官员考核制度。”

    “只是,这次以什么理由去开恩科呢?”

    赵清毓闻言反问:“恩科恩科,不就是朝廷恩准给读书人的一次机会么,还需要找理由?”

    “话是这么说,可是历来王朝开恩科一般都是举国同庆的大事,总得找些理由。”

    “朝廷收复草原,驱赶、歼灭北漠,算不算一个理由?”赵清毓问道。

    “这个理由不错。明日早朝我便下旨,明年春开恩科。”

    “嗯。”赵清毓点点头,“不过,江南读书人联名上书这事还得查清楚,看看其中是否有猫腻。”

    “这事当然要查,只是,派谁过去适合呢?”景元帝微眯着眼思索,“得找一个文官,郭岩之倒是不错,以他的文采,肯定很容易与读书人打成一片,到时候套消息也容易些。”

    “那换个人去西北大营?”赵清毓问道。

    “不了,既然让他去西北,就不改了。朝中能和文人打交道的不少。”

    赵清毓好奇的问道:“其实我不太明白,爹为什么要派郭岩之一个文官去西北,他文文弱弱的,怕是受不了西北大营恶劣的气候和匪气横生的民风。”

    “其实没什么大原因,就是那天瞧着他惹你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