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2 / 2)

    徐衍穿了一件绯色团花直身,拿了一本书坐在罗汉床上等长宜梳头,来给长宜梳头的是姚嬷嬷带过来的一位婆子,本家姓贾,人称贾妈妈。

    贾妈妈手指很灵巧,把头发梳顺了,抹上桂花油,青丝在她手中缠缠绕绕很快就挽成了一个高髻,又簪上赤金红宝石凤钗,回内室换了一件大红纻丝通袖衫,织金膝襕马面裙。

    长宜从内室出来,徐衍已经让姚嬷嬷传了早饭,圆桌上摆着桂花糕、梅花香饼、油炸的麻团果子,瘦肉皮蛋粥、红稻米粥,四五样酱菜,一色都用天青釉瓷盛着,还有一小盅燕窝粥,是饭前先用的。

    长宜听说过世家大族都会在饭前吃燕窝,没想到徐家也是这样,她吃了燕窝粥,又喝了小半碗红稻米粥,方才放下了筷子。

    第42章 四太太,到你出牌了。……

    丫头次第上前服侍, 长宜漱了口,洗手后抬头看到徐衍正笑望着她。长宜被他盯得有些不好意思,招了木槿过来, 问她准备的回礼和见面礼,一样一样的数好。

    新婚第二日是要开家祠, 拜谒祖先的,长宜跟着徐衍先去了清心堂给徐太夫人请安, 虽是深秋, 小径两侧的墨竹却还青翠, 一路遇到的丫头婆子都纷纷向他们行礼。

    长宜听到‘四太太’这个称呼, 一时还有些恍惚。徐衍就走在她的身侧, 他人生的高大,身姿笔挺, 没来由的让她很安心。

    进了清心堂,崔嬷嬷正在附耳和徐太夫人说话, 徐太夫人脸上露出笑意,敬了茶, 从碧玉手中接过朱漆红木雕镂的锦盒递给长宜, 说了些夫妻和睦,绵衍子嗣的话。

    长宜红着脸捧着锦盒,又跪下磕头谢礼。

    这次徐太夫人把她扶了起来, 握住她的手说:“好孩子, 你们先去祠堂, 等拜了先祖,昭告天地,等会子再来清心堂认亲。”

    徐家祠堂在正房大院的第二进,从清心堂走过去要走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徐太夫人叫人套了马车,送他们去了祠堂。

    徐家百年世家望族,祠堂修的很是威严庄肃,偌大一面墙上全是供奉的祖先牌位,悬挂着赏赐的匾额,徐衍见长宜一张小脸满含惊讶,笑着道:“我小时候在学堂不好好读书,跟着五堂兄逃课,被罚跪祠堂不少次。”

    长宜还不知道徐衍会有这么调皮的时候,她不由笑道:“原来四爷也会逃课,我还以为你很喜欢读书呢。”

    毕竟少年中举,一次登科的学子实在少之又少,譬如她父亲,二伯父,都是考了很多次才中了进士,父亲考了两次正科,一次恩科,第三次才桂榜有名。

    徐衍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那时候年纪还小,悟性不够,虽能背下书来,但总觉得晦涩难懂,也不知读书为何物,逃过一段时间的课,后来有一日就忽然开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