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稔照旧带儿子,绣帕子,只是还要多多注意的是家里怀孕的兔子,那日发现兔子有孕,陈如松就赶紧给公兔子再做了一个笼子,把公兔子抱走,将两只兔子分开,怀孕的兔子肯定比较脆弱,要小心照料。
听说兔子一般一月就会生产,那日她说兔子不对劲时,其实前几日已经有些预兆了,也就是说十月十九日之前就有孕了。
如今已经十一月十一日了,应该过不了几日,就能生小兔子,杨稔心里很期待,听说兔子一窝多的能有十一二只,少的也有五六只,也不知家里这只兔子能生几只呢。
一边期待着兔子生产,杨稔也体会到了儿子的难带。
一岁的孩子真的不太好带,好动,睡觉的时候也少了,便是小景一直以来都是乖巧懂事的,杨稔也总是感觉心力交瘁,做针线活的时候极少,回到了当初没分家那时候,一日下来做不了多久。
也亏得这是自己儿子,不然杨稔都想撂挑子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村里有些当婆婆的非要将孙子抢到自己手里带是图什么。
反正她想好了的,以后儿子长大,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她是不会主动要带的,除非儿媳带不过来,她帮下忙,抢孙子带是绝对不会的。
心情不太舒畅,杨稔就会通过吃自己喜爱的食物来治愈自己,免得发泄在别人身上,不管是自家男人或儿子,她都是舍不得的。
前些日子自家男人给她摘的豆梨和鸡爪子都还有一些,杨稔抱着儿子,一个一个的吃着豆梨,给儿子拿了块米糕消磨。
小景拿着吃的也不消停,动来动去要下地,杨稔叹息道:“乖儿子,你可歇会吧,别动来动去了,等会娘再陪你。”
儿子已经可以站立片刻了,能自己站起来之后,他就不想人抱,要自己走,可又还不会,东倒西歪的,看得她心惊胆战的。
以前带满两三岁的弟弟妹妹没这么累,原来满了一岁的孩子才是最磨人的,幸好她娘是将弟弟妹妹带到两岁多才让她帮忙照看的。
带了几日儿子,就在杨稔不太撑得住时,这日早饭过后,大头的媳妇惠娘来约杨稔去挖冬笋。
山上有一片自己生长的毛竹林,每年立冬之后就会长出冬笋,这个时候,笋子正是鲜嫩的时候。
杨稔想到炖汤那鲜嫩的冬笋,想到清炒后甘甜可口的笋子,很动心了。
还能将儿子放在一边自己玩,自己也当放松一下心情,实在极好,于是杨稔背着儿子拿上背篓提着锄头就与惠娘一起奔向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