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2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1014 字 8个月前

    不过等儿子再大一些,他也要每日一个鸡蛋了,收入就得少一些了。

    至于为什么不多养,实在是到极限了,家里的粮食,田地产出都是不卖的,保证自家食用,再存一些备用,米糠供着两头猪和七只鸡,再多便养不了了,它们会吃不饱的,至于大米和玉米花生那些是人吃的粮食,是万万不能喂牲畜的,否则老天爷都看不下去。

    针线活做完,到了十二月初,杨稔没急着绣帕子,针线活做多了很损眼睛,她可不想日后变成个瞎子,秋若娘就是做多了绣活,不仅眼睛不好,身体也差了,连女儿也没养好,差点就毁了终身。

    不过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秋若了,上次秋若那样子之后,就一直没见过,还以为会有什么后续,结果一直没见到人了。

    不想这个奇怪的旧友,想到自己已经好些日子没数家里的存银了,不知道确切数量,杨稔心里不踏实。

    想到这时下着雪,也不会有什么人来,于是关紧院门,拉着自家男人到房间数银钱去了。

    这银钱,用的是一个结实的木匣子,放在墙里,面前还有东西挡住,前面还有一个柜子拦着,就算是拿开柜子也看不出这墙哪里空了一小块,不是清楚知道银钱放哪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木匣子不算多大,比小木凳还小一些,装了不少铜钱,以及几粒一两的银子。

    银子只有五两,其余全是铜钱,一百文套一串,还有一些零散没串好的铜钱。

    主要就是计算这些没串好的铜钱,杨稔拿出准备好的麻线,夫妻俩一起数铜钱,数出一百就串成一串。

    等将零散的都串得差不多,只有几十文是单出来的,两人就开始算总数。

    五两银子是不会变的,然后数串数,原本一千文成一贯钱,只是一千实在太为难人了,夫妻俩一致觉得就串一百文就行。

    “一串、两串、三串、……、一百二十九串,有一百二十九串,就是十二两九钱,算上五两银子,六十六文铜钱,总共十七两九百六十六文,快十八两了。”陈如松心情松快,算上年前两只猪出笼,就能有二十两存银了。

    至于他们两人手里的一点散钱,是不算进去的,毕竟日常还是要花用,这个匣子里面的银钱,都是打算一直存着的。

    “竟不知咱们存的还不少,我总以为咱们会花很多,吃得比从前好,总是买吃的。”杨稔感慨道。

    “是咱们那次卖板栗得了不少,还有媳妇你每月辛苦绣的帕子和荷包,再就是每月卖的鸡蛋了,咱们虽然吃的多,可挣的也不少。”陈如松解释道。

    家里自给自足,其实也没用到太多银钱,只是吃的比从前好一些而已,都是家里的粮食,除了一月买几次肉,一斤肉十五文,自家每次只买半斤,一月也用不了太多的,还有一月买媳妇爱吃的几份糕点,可媳妇不会要贵的糕点,都是便宜的分量多的,也不会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