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2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1011 字 8个月前

    如今杨家最小杨小弟也已经十六了, 虽还没定人家, 可他不小了,如无意外今年就会成亲。

    三弟四弟已经成亲小半年了, 今年春季就会分出去, 要是小弟成亲早,今年他也会分出去, 那么之后就是爹娘单独过日子了。

    婆家和娘家两位老人最后竟都是决定单独过日子,与时人很不一样,杨稔这样想着,一家人到了杨家。

    自从女儿一家搬到县城,杨母已经许久未见女儿和几个外孙了,一见面,她就热情的招呼着。

    “快让外婆抱抱, 哎呀, 小景又长高了, 壮壮康康也都长得这么好了,肉嘟嘟的,壮实。”杨母夸赞道。

    杨父则笑着招呼女婿,“快坐下, 是二十八才回来的?”

    “二十七下午,回来太晚,收拾收拾就过年了,我跟小稔就商量着初二再过来。”陈如松解释为什么年前没过来的原因。

    “你们忙,没事。”杨父乐呵呵的。

    杨三弟和杨四弟不在,带媳妇回娘家去了。

    杨稔环顾一周,没看见小弟,“小弟去哪了?”

    “我叫他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什么稀罕东西卖,若是有鱼是最好不过的。”女儿爱喝鱼汤,年前却没买到,陈家村养的鱼不多,光是他们村里就能买下,杨母不死心,想看看今日有没有卖。

    杨稔嗔道:“这会哪有几家会卖东西啊,都是要过年的,大冷天的,我带了不少好吃的,娘你想吃待会就开了吃。”

    光是接过女儿手里那一大堆东西,杨母就知道吃喝穿用怕是都有,女儿一直就孝顺,“好,你啊,总是大包小包拿回娘家。”

    “当初没分家前您不也总是拿好东西给我么,分家后还帮衬着,我如今只是小小的报答一下。”

    女儿这话,都说了好些遍了,每次拿东西就是这个说辞,每次听杨母心里都是熨帖的。

    “我把你小弟叫出去,还有一个原因。”杨母卖了个关子。

    杨稔好奇道:“什么原因?”

    “你小弟还没定人家。”

    “是,娘你跟爹有人选了吗?”小弟是最小的孩子,但爹娘并不偏疼幼子,小弟从小就听话懂事,踏踏实实的。

    杨母正色,和声说道:“小稔,如松他二哥家的二女儿小草一直在帮你带壮壮康康,你觉得她怎么样?她家里给她说人家了吗?”

    女儿有孕后,她时常去照看,也就跟女儿婆家二房那个来照顾女儿的女孩接触了一些时日,觉着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