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1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1017 字 8个月前

之后夫妻俩就开始准备府试出发要带的东西。

    府试一般在四月初,是以陈如松打算三月中下旬出发,三月十八十九这样。

    盘缠也询问明白了,带上二三十两就够了,陈如松便将家里的银子带了二十两,再带上十吊钱,银子方便随身携带,总不能带上几十两的铜钱。

    第一次出远门,夫妻俩都是慎之又慎,吃食啊药啊衣物啊,都备着,整日思来想去,就怕漏了什么没带。

    “已经约好同行的人了,有两家没有驴车,也是当爹的陪着儿子,租咱家的驴车,一家给一两二钱。”

    去府城最多也就三日路程,徐先生说早上出发的话,一般第三日上午就能到,载两家就有二两四钱,若是做这个生意,也挺挣的,只是不知路上安稳与否,去府城的人多不多,不过不管平时如何,三四月去府城参考的不会少。

    等这次结束他再观摩观摩,若是可以,一月能挣小十两呢,比卖米糕好上不少。

    “吃食要咱们备上吗?”一两二钱可不少呢,杨稔才有此一问。

    “不用,这银钱是来回总共的,吃食他们自备,租那些驴车,也是这个价钱,挤着七八个人,咱家还松快些,只五个人坐着,不挤。”但陈如松不想多载人了,人多是非多,就两家与自家一样的都是父子俩的就行了。

    “难怪,去府城三百多里路,一般驴车五十里就一百文,去一趟外面也要六百多文呢,来回一两三钱是要的,咱们来回只收一两二钱还算低的,不过去一趟还能挣些银钱,也不错。”

    “都是小景的同窗,平日里听说小景跟两家的孩子都一块玩,我原本是打算收一两银钱就行了,不过那两家都不是贪便宜的,没有答应。”

    一块出远门,陈如松最想的就是平平安安,别的都是次要的,是以才主动少收,拉上他们一块去是最好的,这三个大男人都是壮年,小景也有十一岁了,那两家的孩子也十三四岁,遇到什么也有转圜的余地。

    “还有别的一块去的么?”杨稔觉得三个男人,还有些不保险。

    “有的,总共要去府城参考的有九个,不过有两家要晚一些去,他们是去过的,知道府城的情况,晚些去也来得及,还有七家是这次一块去的,两家也是有驴车的,各载了另外的人家,还有一家是租县城的驴车,七家都一块去。”

    有七家,杨稔才算放心,“有这么多人就好,十几二十个人,如今还算太平,盗匪也不至于猖狂到几十号人出来。”

    十来个盗匪是算多的了,她男人还算结实,耕种田地的人好事有把子力气的,自保应当不成问题,只是这路上的事也是说不准的,杨稔建议道:“买把大刀防身吧,以防万一。”

    “好,买两把,给小景也备上。”出门在外,再小心都不为过,他还没活够呢,若是自己有什么意外,媳妇带着两个小的多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