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2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1007 字 8个月前

    “那位不是咱们这一支的,不算府城嫡支的,是另一支的族人,本籍是不能在本地当官的,府城的族人管不到他,你若是碰到什么事情,或许可以向他求助,他是府城的通判。”嫡支可能靠不住,同为陈氏的另一支或许还有些善意。

    “原来如此。”难怪带儿子参加院试,也没听见什么陈氏家族的消息。

    府城没有当官的,两个京城的官员管不到这来,也就并不高调,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京城那么远,管不到这里。

    二叔公族人也叫二族老,他觉得府城的族人不至于太不顾情谊,当初他年轻时去府城,还有族人接待,各个都很热情,招待他的几顿都是大鱼大肉,住的地方也是极好的,怎么没几年就变了,是不是有隐情?

    不管如何,二族老认同大族老的话,“静观其变是对的,府城族人如今不与咱们来往,他们的消息咱们不知道,而咱们的消息,他们也不会知道多少,若是没来找,你就让小景安安心心在府学念书,争取早日考中举人,只要成了举人,便是考不上进士,也能入朝为官了,咱们这一分支,也算起来了。”

    一个家族,只要有一人为官,兢兢业业不做错事,日后慢慢的就能兴盛起来。

    五族老也附和道:“是这个理,咱们村塾也有不少书籍,都能看,日后小景需要就回来拿,原本是要留在村塾的,让小景抄录一份,咱们村里的藏书也是比这府城那个族塾来的,差的只是教书先生罢了。”

    府城族塾先生是个老秀才公,而村里的族塾先生则是老童生。

    村长此时接话道:“小景考中秀才,还是廪生,咱们族里也要有所表示,族里当初有说过,考了秀才有三十两的奖励,而廪生优秀,是秀才中的一等,我想着给多给一些,就给三十五两银子,三位族老觉得如何。”

    自家儿子的仇,村长觉得,只怕如松这儿子能给他出口气,只要在府城的打压下能出头,他就能稍微解气一些。

    几位族老没意见,秀才不好考,几十两银子是小数目,若是能帮到秀才家里,自然是好的。

    “酒席也由咱们族里出钱来办,也是咱们族里的秀才公。”二族老兴致勃勃,这十几年陈家村一直安安稳稳,可也该震慑震慑。

    陈如松没有意见,自家在一个大家族里,有些喜事,就不是一个小家的喜事,而是整个族里的喜事。

    第99章 去府城

    定下酒席, 大族老叮嘱道:“到时他们每家都会出贺礼,如松你收好了,小景念书需要不少银子, 得好好存钱呐, 不过也不用担心,若是银钱不凑手,就跟族里说,族里先借与你, 小景念书最要紧。”

    陈如松点头, “村长和三位族老放心,我会好好送小景念书的, 明日县衙会有人报喜, 我今日得回县城。”

    大族老点头,“那你就先回吧, 别担心,小景是咱们陈家村这一支唯一有出息的读书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族里都一起解决。”

    村长和另外两个族老也都点头,“是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回来跟族里说, 咱们一块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