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弟媳、杨四弟媳与杨五弟媳都是没跟姑子相处多少的,她们进门时,杨稔都在县城住着,一年也就只有过年打过交到,有时刚好回了娘家,这一年都是没见过面的,也不好搭话。
只有杨二弟媳,与大姑姐相处了一些时日,知道这位姑姐是十分好相处的,先开口说话,“小景如今这样有出息,大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如今确实是要享他的福。”日后,小景也是家里挣钱的劳动力了,还是不用做苦力的。
杨二弟媳开了头,另外的几位弟媳跟着恭维几句,也就顺势一块说着话。
几位弟弟就与陈如松说着话。
杨稔一家人到府城过的这三年,杨家的变化也是明显的。
米糕的营生,杨母都告诉了几个儿子,几个儿子养了兔子,又各自试过卖米糕,不过只有杨二弟媳坚持下去,因为她男人在县城,征得杨稔和陈如松同意后,夫妻俩一块住在县城的房子里,杨二弟媳就每日做米糕卖,杨二弟去饭馆做工。
孩子出钱让二老帮忙带着,不租田地,自己的那一点地也让给二老种,两人在县城干活,起早贪黑,日子虽辛苦了些,但挣得的还不错。
其余几家则专攻养兔子这个技艺,也租地种,兔子多了,镇上卖价低了些,但比当初只能租种田地,要好了不知多少倍。
杨家的日子肉眼可见的过得好了。
便是小景没中举,对于这个让他们小小的发达了的大姐一家,都会热情不已。
于是夫妻俩被拥簇着 ,听着杨家弟弟弟媳们的好话,脸上的笑就没放下过,好听的话是真的会令人心情愉悦的。
在杨家待到准备夕食的时候,一家人告辞,杨父杨母留饭。
“我们村长让过去吃顿饭,商量商量小景中举的事。”
确实要商量,杨父理解,外孙中举,也是事关陈家一族的大喜事,二老便没强留。
在村长家吃饭,其实就是商量酒席之事,以及小景中举,要注意什么,还有族里的奖励。
晚上的席面办得极好,但几个男人的心思并不在饭菜上。
村长率先说道:“小景这样年轻就中举了,明日只怕就有地主乡绅来送田送地送宅子,手笔还不会小,那些求帮忙的一概不能收,只想交个好的能收,你们还年轻,到时大族老,还请您帮忙把把关,那些该收的还是得收,免得白白错过一笔钱财。”
自这位十六岁成为廪生的族人去了府学,村长就打听中举后的事情,他是坚信这位族人能中举的,那么举人的权利,中举后的一切事宜,他就得多注意,这样,这家对族里的周到的安排满意,自然就会回馈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