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1 / 2)

她也不着急今天就开张,只是把准备工作做好罢了。

    放在门口,她也没管,关上门,开始扫地、拖地板,到处都擦洗了一遍。

    没钱将店面重新布置,弄干净点就行了。

    反正,味道好,就成了。

    虽然以前这里就是食肆,但柳茹月还是把上一个东家的碗筷、香料、调料都扔掉,换上了新买的。

    正在收拾厨房的柳茹月听到了敲门声。

    她擦了擦手,从厨房出来,进了铺面,打开门,只见一个有点醉、走路都晃三晃的老先生站在门口。

    “你门口贴的规则,可作数?”

    “作数。”柳茹月当然知道,京城人杰地灵,她记下来的对联,于她来说难,对于那些文人来说,不一定就难。

    “笔来!”

    柳茹月笑了笑,却并未帮他拿笔,“这位先生,规则上写了,明天才开始对对联呢,今天对上了也不作数,要不,您明天来?”

    老人并不领情,摆了摆手,“不不不,我今天就要尝尝你做的菜味道如何,你这样的噱头看上去很有意思,但味道才是根本,你让那些书生来吃了你做的菜,若是他们吃了不满意,就不害怕他们砸了你的新店?”

    与喝醉酒的人,是说不清楚道理的,这店还没开呢,惹上麻烦也不好。

    “老先生,这样吧,你也算我店铺的第一个客人,对联你也不用对了,因为我今天没办法做十二道菜出来,酿酒也没办法立刻给你酿好,一会儿我收拾好了店铺,也要做晚饭吃,你若不嫌弃,就跟着我们吃一顿家常菜。”

    第110章、如何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程度。

    这还是对方着急跑路,着急出手,不然花街上的花楼,远远不止这个价钱。

    在别的地方买个楼开青楼自然更便宜,但生意、消息都比不上花街。

    柳茹月咬咬牙,就把银子付了,一万五千两,就此全没了。

    拿到了花楼的地契,用假身份去衙门办了过户后,姑娘们的卖身契,原东家也随手放在箱子里给了男子打扮的柳茹月。

    她不管花楼,便把姑娘们的卖身契都给了莺歌,她相信莺歌能管理好,也能把这些姑娘训练成她需要的模样。

    趁着莺歌整顿花楼,柳茹月又脚步匆匆的去敲定长乐路的铺面。

    传统华夏菜,才是让她能扎根京城的根本,糕点不过是另辟蹊径。

    如果开一个正常的饭馆,她把精力放在糕点上,就没办法做传统华夏菜了。

    请外面的厨子来,作出的菜到底不是她做出来味道。

    每天就做几桌菜,剩下的时间,她也能帮莺歌那边做菜做糕点了。

    这么一想,柳茹月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手里银子不多,她也没办法搞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