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换成女帝了,还有什么不会发生的?事情已然发生了,政令下达,就说明满朝文武均是赞同的,他们不过是小人物,是学子,难道学识能比得过各位官员?
此时做什么都不过是徒劳无功,何必挣扎,真想发声,想改变,不如入朝为官后,面见陛下,一一陈述。
民间的讨论声也愈加激烈,安宁每天街头巷尾都有凑在一起说春闱的事,因为关注的人多了,真正反对此事的学子倒少了。
第100章 .登基大典始小人物经历了什么
同时在激烈的讨论声中,百姓都不在意不时在京中响起的巨响了。
反正响了一声就没了声,而且声音不大,只附近几家听见,让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莫名巨响的事情在百姓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科举。
此前说过,大庄进行春闱的学子,大多是寒门出身,家中有余财,但算不上是一地士族,春闱每年虽然也较受百姓关注,但并没有发展到全民热议的程度。
读书人谁不爱名声?能被人热议,被百姓关注,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个天大的好事了,如果这会儿能攒下些名声,对他们日后当官也有好处。
因此他们不想疯狂去反对什么,让百姓觉得他们读书读傻了,毕竟现在的百姓已经接受了新皇是女皇,他们如果还以女子的身份去反对女皇,百姓大概会认为他们想谋反。
这是原因一,原因二则非常现实。
朝中大部分官职都被大家族把持了。往年科举考入朝中的学子,最后能爬到高位者寥寥无几,近些年来位置最高的就是吏部尚书杨运,结果他还是在儿子还娶了朱氏女后才升官的,那会儿朱尚书令刚刚任职。
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反正是没能逃脱官官相护的套路。
说那么多,其实就是明确了此前大庄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堂由权贵士族把控,普通学子没有多少机会,而这次不同,科举改制,扩大了参与学子的同时,也废除了公卿举荐的制度,同时朝中还有消息传出,如果此次春闱办得好,日后朝廷选士,大部分职位都会通过科举选举。
女子入榜确实前所未有,女子为官确实与他们千百年来坚持的观点不同,但是他们可以从这件事中得到好处,他们不必再去向权贵卑躬屈膝,他们有了更多的官职选择。
这些从底下一步步靠着真本事走到京城的学子,内里都十足傲气,认为只要机会够多,他们一定能中,世家女虽是出身世家,可她们能读几年书?此前她们不能当官改换门楣,肯定不如他们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