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陆良唇角一抽,还有他呢,重色轻友。
“嗯。”叶静枫欣然应下。
经历了这么多事,她已然知晓,大骗子是真的对她好。
*
正月一过,新朝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
复朝后,葛舟尧一口气宣读了对四十多位官员的处罚结果。
参与谋反者自是最重的,抄家灭族毫不含糊。
其次是没有及时支援骠骑将军的世家,统统被剥夺官爵,只想着自保的臣子不如没有。
再来是与鲁国公和周家一案牵涉颇深的官员,无论出于何故,他们已经失去了李霄的信任。
相对较轻的是骠骑将军与殿阁学士这类被周家主动保下,新朝后也没有跟着鲁国公兴风作浪的官员,降了品级,仍被留用。
有罚也有赏,明襄侯被提为明国公,其他于北地有功的文臣武将也领了官职,参与平乱的前朝旧臣也在其列。
李霄看向承安伯,承安伯直接跪地,惶恐道:“犬子此番受到惊吓,精神恍惚,胡言乱语,当不得赏赐。”
郭弘乐归家后,立刻闭门装病,生怕李霄把他扔到军中,给个劳什子的校尉。
“这样啊。”李霄道:“伯爷麾下驻军骁勇善战,令郎救驾有功,朕本打算将伯爷的爵位提升一等。”
因着檄文之事,郭家的命运与李霄绑在一起,从上到下额外卖力,对比一众犹犹豫豫打着算盘的世家,摆足了忠君的姿态。
李霄恰巧需要这样一个典型完成接下来的事。
提升一封就是侯爵,以后就是承安侯,食禄也会相应地提升,承安伯浑身一震:“臣可以的。”
赏他可以的。
闻言,一众提心吊胆的前朝旧臣登时打起精神,险些喜极而泣,这是李霄第一次明确表态接纳了前朝世爵,且一张口就是加封。
李霄道:“伯爷别应的太早,朕把话说在前头,朕要改制。”
众朝臣聚焦。
陆良出面说出了改制的明细,改制后封地的税率与国税同步,世爵直接从户部领取食禄,封地的驻军归朝廷所有,相对的,无需世爵从食禄中出军饷。
如齐王那般独立自治镇守一方,以及明国公这般本就手握兵权的对象不在其列。
这么做可以避免地方官与世爵勾结,避免兵权分散不受调派的情况,封地的百姓也能够与其他地域的百姓享受同等待遇。
一众世爵听完,在心里飞快地打着算盘,封地的税率通常比国税高,改制后,毫无疑问会降低食禄,但不用供养驻军能省下一大笔,未必就亏了,但驻军的所有权这一条无疑是夺走了兵权,这就不太好了。
承安伯率先道:“臣愿接受改制。”
他原本就没有拔高税点,除了朝廷征用,驻军于他别无他用,改制对他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