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2 / 2)

    皇后站在公主身后。

    此时,应该是太后站在陛下身后。她头上的步摇熠熠生辉,在她盘好的发下落下盈泽的玉石。

    沈玉温声道:“今日匆忙召诸位过来,实乃紧要之事。陛下北巡前,曾与哀家道,能继其志者,唯公主也。”

    说罢,她命人呈上圣上手谕,过目给臣子。明黄的圣旨之上,鲜明的玉玺落在一角,上面的字迹赫然是圣上亲笔。

    她眉眼一扫,直直观察臣子们的表情,向后退一步,朝桌前深深一拜。

    众臣失色,忙避开。有人上前一步,扶起沈玉,低声道:“娘娘!”

    宋知章率先俯身跪地:“微臣,恭迎陛下,请太后切莫担忧。”

    眼见首辅发话,一旁禁军虎视眈眈。太后与公主礼节有佳。这分明是让他们表态,面临言笑晏晏的太后,和合乎礼法的旨意、森冷的禁军。众人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几个被透漏风声的人应声而拜,剩下中立的内阁众臣们纷纷下跪。

    朱桦心中一定,既然内阁已定,一大隐患解除。她一一扶起他们,臣子们虚虚受下,有人在这一跪一起中已经有所想法,道:“陛下,京城城门是否要落?”

    朱桦垂首,眉眼中一道厉色闪过:“不必,我已派人守在麒麟口,若有客远道,岂能不迎?”

    众臣心中一寒,公主是如何这么快在城外布下兵力?

    这道消息既然传到了京城,也会传给晋王。圣上的诸位弟弟中,唯有晋王离得最近,朝中有一股力量支持。剩下的其余王爷离得甚远,兵力甚微,朝中力量微小,夺得皇位可能性极小。而诸位皇叔中,也就是昌武帝的兄弟,除却冀王尚在,其余者不是病逝,就在战争中身死。

    冀王远在千里之外,她目前需要提防的,唯有晋王势力。

    晋王从封地奔赴向京城,必过麒麟口的关隘。只要守死麒麟口,京城无虞。

    此时,亲卫向她禀告。

    朱桦当机立断,对内阁众人道:“这几个时辰,麻烦诸位留在宫中,过两个时辰上朝。衣食已为各位大人备好,请自便。”

    这是要让他们等待天亮,与文武百官表态?

    可这仅仅两个时辰,这位新继任的女帝,怎么就有信心能在两个时辰内摆平动乱,将一切恢复平静。

    太后坐在桌边,柔声道:“给诸位肱骨看茶。”

    看她样子,是守在这里,不打算动了。

    朱桦朝外走去,对亲信问道,“几位将军说什么?”

    京城三大营中,神机营原是火器作战,经过朱桦和沈砚重建,不止火器,弓箭手和步兵亦有。在关外的战争结束后,朱桦又把一部分表现良好的关内关外原士兵调进她的亲卫队和神机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