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是大学生。
哪怕他不是京市大学的大学生,只要是大学生,就都在这个例外里。
没办法,建国初期人们的文化程度太低了,全国人加在一起,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九,这个数字一点都没夸张。
(文盲率毫不夸张,到□□十年代,华国文盲率仍然是个惊人的数字。)
在这百分之九十九里,会写自己名字的,不足三成。
剩余的百分之一里,百分之零点五小学毕业,或者小学没毕业,但上过几年小学能认字。
百分之零点四初中毕业,或者没能毕业,但是念过初中的。
只要能考上高中和大学就不存在毕不了业的情况了,因为郭嘉和政,府会资助你,但这些人仅占比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这百分之零点一里,能有一半考上大学,或者说愿意考大学就不错了。
高中毕业就能去厂里当小领导了,坐办公室,工资还高。
华国工人的工资是按级别发工资的,这是解放初期的特色, 第一次分级是按能力来分,后面每一次升级,要么就是能力提高了,要么就是资历提高了。
大部分高中生毕业的首先选不是考大学,而是去厂里工作,趁着年轻开始熬资历。
(ps:梅兰芳当年的级别是四十多级,工资一个月一百多块。——来自百度。)
足见大学生的稀缺。
后世都说解放初期大学生含金量高,只要是大学生,几十年后,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他们当时从事行业的领军人物,就没一个没成就的。
在当时确实是这样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政,府,工厂,军,部抢大学毕业生真是抢破头了,就属军,部最吃亏,一个都抢不来。
这时候有个不只是大学生,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孩子报名参军,就相当于鸭子进锅。
管你是独子,还是身高不够,还是眼睛近视,通通不是问题,军,部能让你个快要煮熟的鸭子飞了吗?
必须瞬间通过,马上安排进队,一天都不要耽误。
钱展飞没什么要收拾的,生活用品队里都给发,衣服鞋子什么都有,带几本书就行。
尤其是英语。
荣姐英语就很好,他也不能差了。
如果十年后,二十年后,或者三十年后有机会,他能去苏国,会英语总能打听到荣姐的吧?
他不求别的,死之前能见上荣姐一面就好。
钱展飞边往包里装着书,边说:
“妈,我问过了,我们队每个月一号发津贴,我是大学生,发的多点,一个月二十八块钱,我在部队没有花钱的地方,我都给你寄回来。”
“饭票粮票我就不寄了,队里训练量大,吃的多,别的票我也给你寄回来,你是京市户口,有粮本,要是粮本上的不够吃,你就去街道办申领军,人家属补助,只有独生子当兵才能申领,每个月五斤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