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2 / 2)

    他记得那名蓝衣小兵说过,这里的火器不止是日照自己用原料制成的,还有许多是直接从大魏运过来改造而成的。既如此,大体的外观用料便不会变。

    他侧身尽量遮住自己的动作,伸手到火箭筒的底部摸了摸,好在所有士兵都忙于搬运,没有人会注意他。他仔仔细细地摸了个清楚,眼睛一亮,缩回了手。这分明就是乌甲军的火箭筒,绝对不会错。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在退出山洞之前,贺匀非常小心地一个一个炮筒观察了一遍,其中有些他判断不出来,但是能够判断出来的的确都与乌甲军的火器用料一模一样。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证明火器交易的源头在晋阳,天子脚下犯事,胆子可够大的。

    可是既是从晋阳运出,他是从哪里运的?

    东南仅有三港可供运输,若是这么大的运输量,卫大统领不可能察觉不到。况且若是真要从东南运,运赤甲军的火器不是更方便?乌甲火器都能偷运出来的人,赤甲火器应该也不在话下吧?

    那就说明这火器不是从东南运的,可是交易国家是日照,必须走海路,不从东南海域走,难不成...难不成?

    联系到之前所打听到的消息,贺匀几乎是醍醐灌顶,渤海海域啊!

    “一个个都没吃饭吗!动作快一点!”身穿棕红色衣衫的领头兵在洞口喊。

    士兵们忙加快了速度,把装得满满的人力木车往外拉,再运到装载车上。好不容易装载完成,领头兵喝道:“谁让你们只拿军舰炮弹的,所有的都拿上!一会儿把炮筒也都拉出来!”

    贺匀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咱们不是海战吗?拿陆地炮做什么?”

    那领头兵白了贺匀一眼,大声道:“谁跟你说是海战的!”

    身边一名士兵接过了话问道:“咱们不是去邶海吗?难不成那边已经登陆了吗?”

    “谁说的去邶海?邶海那边才打了七天,运什么物资!我们去渤海!”

    贺匀手上动作一顿,果然!

    军火是从渤海运出来的,也就是从晋阳,经由渤海国运出,渤海国在这里面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现在还说不准。

    看样子日照准备双管齐下,邶海海域还在打,他们现在要派兵直接往渤海海域去,想直接从渤海国侵入大魏。

    大魏对渤海国几乎不设防,仅靠太名山一处天险做屏障,只要能顺利进入渤海国,攻入大魏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日照的算盘打得真是绝了。

    最重要的是,有能从晋阳往外偷运火器的能力,再加上那个“韩”字,贺匀终于联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