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些破烂事徐阑就忍不住苦笑:“你说说那程不惊占着御史台多少年了,他就没想过趁早回家养老吗?”
薛继想起那位程大人也是无话可说,要论抬杠,恐怕天下无人能与他匹敌。
“御史台官位又不高,他沾不着什么浑水,随口杠上两句将来史书上还能给他留个好名声,这日子多舒坦,可不就乐得在朝中看戏。”
“迟早让他回家歇着。”
话说出口也都知道这话就敢在这地方说了,两人相视一眼,都无奈地笑了。
“辞官的都有什么人?”
徐阑动了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沉吟了片刻。“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主儿,唯独一位,你能猜到的。”
薛继稍稍皱了眉,心里隐约能听见一个声音。
“莫不是?”
“正是。”
无需道破,此时最想抽身的前朝旧臣除了张甫还能有谁?
方才一壶酒见底了,下边人又端了一壶新的过来,一揭开盖子,酒香四溢。薛继被酒香迷了神,恍惚了一阵才醒过神来。
“他还是丞相呢,说走就走啊?”
“没这么容易,他要险中取利往这刀刃上踩,掀起了风浪哪儿能让他先跑了?主子的位子一天没坐稳他就一天别想离开。”
——
待到初春将至,天气日渐回暖,城中积雪消融,枝头抽了新芽的时候,庚和三十一年已经彻底结束,随着春风迎来的是长宁元年。
到了礼部拟定的吉日,宫道一早被太监们扫的干干净净,紫宸殿外一路铺了红毯,两旁早已有御林卫身穿银甲手持长枪直身伫立,到了时辰,鼓声如惊雷般响起,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地奏乐声。
百官陆续结成队伍步入宫门,紫宸殿前停下脚步,各自整肃衣冠,等待静鞭声响起。
一声静鞭声响,殿前静了下来。
二声静鞭声响,百官垂手肃立。
三声静鞭声响,旧时的宁王如今的天子秦胥站立在高高的台阶之上,身上织金嵌银的龙袍与头上沉重的十二旒冕彰显着他天子的气势。
百官朝拜,三跪九叩,最后一叩首之后是响彻云霄的山呼万岁。
秦胥面色不改,抬手示意百官平身。
于桓走上前,随着宣旨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登基大典的流程算是开始了。
薛继置身百官之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在登基大典之前他还未觉得有什么,真正到了今天才觉无限慷慨。今日座上的天子能得以登极,有他一份心力,何其有幸。
登基大典足足耗去了大半个上午,待看似一切尘埃落定时,秦胥起身离开,百官逐渐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