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1 / 2)

拜相 秦君隐 1034 字 8个月前

薛继这一回是心悦诚服,拱手深深欠身一拜:“陛下圣明,臣自愧不如。”

    秦胥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平身。“不必吹捧朕,就事论事。此事你不必再出头,免得那些个老东西揪着不放,朕会命中书省逐一拟诏的。”

    “是……”

    ——

    秦胥所言不虚,距薛继奏请撤除御史台不出三日,早朝上就有朝臣提及礼部尚书一职空缺,恳请圣上另设官员添补。

    这话一入薛继耳中,他即刻猜到了是秦胥授意,其意在何处,也是心知肚明。

    程不惊是毫不知情,他做了这么多年御史,光是直言不讳杠过的天子就不下三任,他怎么也预料不到今日突然被调任去了礼部。

    倒不是说礼部尚书一职不好,从官位上而言,礼部尚书必然比他原先御史一职要高了一级。可是,百官不敢招惹御史,对礼部官员是处处压人一头啊!

    礼部是什么地方?那出了名的苦差事,整日里忙不完的事务,却一点儿油水也捞不着……

    程不惊是心中有不愿,面上又说不出理,只能假笑两声,口尊谢过圣上,然后遵旨调任了。

    既然已经从最顶上的程不惊开了头,下边的御史官员还用说吗?

    有用的陆陆续续调去了礼部或是工部,再不济些就指派去外边各地,真是无用之人,都撤去官职赶回家去了。

    ——

    长宁元年的深秋渐渐来临,不得不说秦胥处事一向雷厉风行,不同于安王那种笑脸迎人凡是让三分,他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定了今日下达的决策就绝不可能推脱到明日。

    这样的高压之下,就算是江晏徐阑这些跟了宁王许多年的官员也深觉疲惫,薛继则更不必说。

    他入仕将近十五年了,以往最辛苦的也就是乾州那几年,可就是那几年的工作量也比不过秦胥登基后这一年内。

    其实也能理解,在与安王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登上皇位,秦胥心中不可能安稳,总得有个疙瘩。

    他想要的无非是天下大定、皇位稳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可就是这么简单的诉求,让他日夜操劳了将近一年。

    虽说是操劳了些,不过这一年没白忙活,如今的朝廷,安王势力已经所剩无几,能站在秦胥步步紧逼之下还立于高出不被拔除的,就只有陈渝、容彻这等人物了。

    秋风出了长安城,今岁第一轮新雪落下,一层银霜覆盖了皇城,放眼望去,街上不乏孩童的身影,欣喜地嬉戏打闹。

    接近年关,秦胥还是有心体谅下边官员的,他与江晏二人彻夜交谈,拟定了二十日的假期,比往年足足多出了五日,实在是不易。

    薛继闻听此事,心中是略有感慨,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寻常佳节已是如此,何况一年到头?仔细算下来,他已经将近十年没有回过江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