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2 / 2)

拜相 秦君隐 1033 字 8个月前

    秦胥突然放声大笑,看眼前薛继心有不甘还强颜欢笑的神情实在有意思。笑声停止时,他道:“朕还需斟酌再三,你退下罢。”

    宫门外,薛继的身影渐渐放大。徐阑牵着缰绳掉转过反向,面朝薛继,是在等他走近。

    一旁的太监牵来了马,薛继接过了缰绳马鞭,目光停留在前方。“徐大人还没走?”

    徐阑笑了笑:“在等你。小酌一杯,如何?”

    这种关头,旁观者都知道他二人应该是竞争者,古往今来为了权势地位争的头破血流者数不胜数,而徐阑此时邀他小酌,实在耐人寻味。

    薛继仍抱有一丝警惕,却没有拒绝。“行,去哪?”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徐阑看了看远处,随口应道:“崔氏酒馆。”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酒馆,徐阑走在前面,挑开帘子径自走向二楼雅间。

    薛继翻身下马,跟着走了进去,走进熟悉的雅间,撩袍坐在了徐阑的另一侧。

    “江晏拒不回京,丞相之位空缺,对吗?”

    明知故问?薛继饮了一口温酒,点头默认,并未应声。

    徐阑轻叹一声,若有所思道:“社稷方圆千里,事事离不开谨慎二字,这担子落在你肩上,切莫辜负陛下信赖。”

    有意试探?薛继目光垂下,只是片刻之间便藏匿了心里思绪,客气地笑道:“我担不起,这话啊,徐大人记着罢。”

    徐阑笑意渐渐消退,坦然道:“我不能为相。”

    薛继正在添酒的手顿住了,这一恍惚,酒水险些漫过杯沿。反应过来时看了一眼杯中酒,已无从下手。

    于是收回手轻笑一声,不以为然道:“我可听江大人说了,没有人比你更适合丞相之位。”

    “你信吗?”徐阑反问。

    江晏说的未必是实话,他没有提点后辈的必要。他已经远离朝堂,坐观风生水起惊涛巨浪,与他何干?他不过一笑罢了。

    如此,江晏说这话指不定是何居心,怎能轻信。

    薛继面不改色道:“半真半假,不无道理。”

    “我的姐姐已是皇后,我不能再任丞相。”

    自古天子最忌外戚,外戚一旦权势滔天,天子心生猜疑,二者争权夺势,必有一场纠纷。

    薛继明白这个道理,却不以为意拿起酒杯,任由溢出的酒水沾湿衣袖,语气平静道:“陛下信你,你有什么可顾虑的。”

    “陛下信我,太子则未必。”徐阑的声音沉了下来,眉宇之间阴云密布,想必是满腹忧虑、愁绪千结。

    自古以来不乏老臣扶助少主的君臣佳话,但更多的是新皇不愿受制于人,翻脸改朝换代洗清朝堂的血案。

    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徐阑的顾虑确实不错,可哪有人真能对丞相之位毫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