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1 / 2)

拜相 秦君隐 1037 字 8个月前

徐阑终于抬起了头,看向薛继:“他真说了有愧于故人?”

    薛继道:“是,他来来去去就这一句,旁的一字不提。”

    此时窗外起风了,吹落一片飞絮落尽屋内,徐阑起身走到窗前,仔细一看,外面已经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他能说出有愧,也算对得起与陛下相识一场了。”徐阑伸手关上了窗,平静道:“世人只听过安王与陈渝之间一段知己佳话,可有谁知道陛下年少时也曾有过生死之交。”

    薛继皱了眉头,不解道:“怎么说?”

    “陛下少时就奉先皇之命在各地奔波办差,一直是沈长青帮衬着,到哪都是沈家的人接应,几次在途中遇险,也都是沈长青相助才化险为夷。”

    说着徐阑不禁苦笑:“陛下不同安王,沈长青也不同陈渝,沈长青对入仕毫无兴趣,他就是个商人。即便陛下不像安王待陈渝那样招摇、那样大张旗鼓地厚待他,他还是结识了不少王公显贵。”

    薛继道:“这不都是好事?”

    徐阑接着道:“是,这都是好事,可商人是什么人?唯利是图,他有了这些个门路,什么生意都敢做,用着陛下的人脉,仗着陛下的权势,倒卖违禁之物。”

    听见商人唯利是图这几个字眼,薛继心里一阵刺痛,却忍着没打断他,听完他所说的这些陈年往事。“后来呢,陛下知道了?”

    “是,陛下知道了,还是从弹劾的奏折中得知的。”徐阑的语气中显然多了些愤怒,声音也比方才大了。

    “那是陛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因为私心保下一个人。他不辞而别,再也没来过京城。”

    薛继张了张口,却又不知能说些什么。他突然明白了那句有愧于故人,也明白了他不愿意入京的原因。

    可为何他要卖违禁之物,为何这次又要争通商的利?真是因为商人唯利是图?

    徐阑回到桌边坐下,似是无意间叹息了一声:“他是个商人。”

    ——

    御书房的门紧闭着,听张玉说陈绍在里边,于是薛继没急着进去,只在一旁候着。

    眼看天又阴了下来,阵阵清风吹乱了衣衫,他心里也有些异动,沈长青的陈年旧事他已经知道了,再让他替沈长青要这通商令,他不知如何开口。

    没等他心情平复,陈绍已经从里边出来了,只见他跟张玉打了个照面,转回头才看见一旁的薛继,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很快又恢复了若无其事的微笑。

    “薛大人……”

    “陈大人,慢走。”

    两人从不多言,今日也不例外。

    薛继进了御书房,叩首请安,随即站起身,稍稍颔首欠身道:“陛下,已经三月了,与邻国通商一事不能再拖了。”

    秦胥头也没抬,随手把面前的折子往前一推,敷衍道:“嗯,这不是准备定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