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2 / 2)

    但眼下也就只好先这样,赵初瑾终有一天也会同意的。

    想到这里,祁淮问:“你依旧没有与他认亲的心?”

    赵初瑾怔了怔,沉声道:“孩子过得开开心心的,何必知道这些糟心事儿。”

    祁淮建议道:“他是个心胸开阔之人,有些事与其瞒着,不如原原本本告诉他,他会自己做选择。”

    “……再说吧。”赵初瑾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继而便问,“我都按你说的做了,太子这些天也没空管我这边的事儿,最慢下个月,我也会离开京都回封地,接下来还有什么要做的?你仔仔细细地都与我说了。”

    祁淮与他一通商议。

    赵初瑾都应下,最后强调:“千万别让我当皇帝!”

    “知道了。”

    说完事,赵初瑾继续抹药油,祁淮离开房间,往前厅走时,再想到由谁来当皇帝这件事儿。

    皇太孙赵锦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也算是皇帝一窝里唯一他看着觉得不错,堪称是受长辈拖累的人,重要的是赵锦对祁知年也很关照。

    原本他觉得若是实在不成,赵锦当皇帝也可。

    只是这些日子打听到的消息,好像自从太子回京后,至今赵锦都没有再露过面,祁淮宫里是有人的,说是太子并未囚禁他,是赵锦自己不愿出门,还说赵锦近来情绪很不对,常常长时间地盯着窗外独坐、发闷。

    祁淮有些想不明白赵锦为何会突然如此。

    那天太子杀皇帝时,他记得赵锦是不在的,不至于亲眼见到太子弑父,难道是太子其他地方露了馅,被赵锦发现了?

    赵锦难得心底比较良善,若真是这个原因,还算说得通。

    祁淮想过便罢,说到底,即便赵家真没人能当皇帝,还有赵初瑾托底。

    你若要问,祁淮不是答应赵初瑾绝不会让他当皇帝?

    啧,祁淮对祁知年之外的人说的话,怎能完全相信。

    祁知年从小院儿离开后,回到官道,正午时分到达姜七娘家中。

    家里人见他回来了,都是欣喜异常,忙不迭地来欢迎他,祁知年也很高兴,一边往门里走,一边道:“娘用过午膳了吗?”

    下人笑道:“今日家中有客,这会儿恐怕还在吃席呢?”

    “有客?”

    祁知年倒很好奇,他娘可是从不与人来往的,甚至恐惧与人来往。

    到了姜七娘的院中,祁知年见到她的客人,是位很端庄的夫人,还带了她才五岁的女儿。

    姜七娘与她谈得本就很愉悦的模样,见到祁知年便更为激动,又为祁知年介绍那位夫人。

    是姜七娘小时候的朋友,姓李。姜七娘六岁时,生母过世,在这之前也过了几年好日子,这位李夫人是隔壁另一家侯府的庶女,两人身世相似,性子又都很文静,成了朋友。后来姜七娘常被欺负,她也常常想着法子接济姜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