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2 / 2)

    “罢了。起码让他走,他大概是快活的。若注定他与我朕之间该有一人饱受煎熬——这次也该是朕,绝不能是他了。”

    ——因为这是朕,亏欠他的。

    ……

    一日后,从大燕往平谷关而来的官道上。

    正是清晨。驿站中,一大列车队整装待发,其中为首那辆车,属于宰相白皎然。可这辆车从外表来看,与其他车子没有任何两样。除了车中多了两个文书帮忙处理公务,也不比其他人多哪怕一个随从。

    “问问诸位大人,是否准备好了?我们该启程了。”

    “回白大人,别人都准备好了。只是兵部侍郎李大人……”

    下属看了一眼白皎然脸色,小心地说,

    “李大人说他身体不太舒服。他说,请白大人在这个驿站多住几日,等他养好了身体 再走。”

    白皎然一时没有出声。

    兵部掌管军权,宰相府掌管民生百务,本来两边没什么冲突。可从杜玉章掌管相权,一力劝说李广宁放弃穷兵黩武开疆辟土的战略,转而重视民生和贸易,两边就开始了激烈冲突。

    第2章 -38

    只是杜玉章当时圣眷极隆,又背负重重骂名。

    想要真的将他拉下台,皇帝第一个不干;若是从弹劾官誉上入手……被御史台弹劾早就成了杜玉章的日常,就算再多些舆论风暴,他哪里会在意?只要皇帝不罢免他,兵部还真的难以奈何。

    可到了白皎然这里,又不同了。李广宁虽然对他也宠幸信赖,但毕竟没有那一层情爱交缠的关系。而他是翰林清贵出身,爱惜羽毛,那些私下小动作,当年伤不到杜玉章的,如今却真实地对他产生影响了。

    比如现在。

    白皎然着急去边关,兵部侍郎偏要掣肘。若是杜玉章,大概直接丢下李大人在路上,自己领人就走了。就算被人骂一句跋扈无礼,不肯体恤同僚,他也绝不在乎。

    但白皎然却没法真的毫不在乎。

    别的不说,他背后还有白知岳,有一整个牵牵连连的家族关系。

    “白大人,要不……”

    这个下属也是白知岳的门生,这时候挤眉弄眼向他暗示,

    “要不然,到时候和谈时,就给兵部些面子。挤压点边境贸易的空间,让给他们兵部专营吧。这个,也是老大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