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话:
最近家里事多,存稿我又不太满意,改了又改,今天开始恢复更新~
第37章
高峻伴着符潼从青云观中出来后,就看自家郎主失魂落魄的缓步行于古道,秋风习习,拂面轻寒,却不如符潼脸上寒色更甚。高峻不同于高衡,跟随服侍符潼日浅,便不敢出言打扰,只一边察言观色,一边牵了马默默跟随主君的脚步。
符潼此时心中骇然和感伤交织,一时间想马上回去,把自己遭遇的奇事同谢道韫和盘托出,一时间又想去质问谢氏众人,阿羯到底有何过失,竟让他们能下如此毒手。
青云观中,张推云的话,已经含蓄的表达的非常清楚。自己本以为,暗害谢玄之人,是太原王氏或琅琊王氏,如今看来,谢氏有人和司马氏勾连在了一起。
符潼想起谢玄曾经信中和他提起过,谢氏因资历尚浅,至其父谢奕,其叔谢安,谢石,谢万这一代才崭露头角,在建康朝廷中博得一席之地。只是谢氏族人,并不如外界想见般和睦,谢玄姐弟之母,曾怀疑自己丈夫谢奕英年而早逝事出蹊跷,大闹灵堂,最后不知怎么,竟撞棺而忘,以致谢道韫谢玄姐弟幼失祜持,失了父母庇护。
后来谢道韫谢玄姐弟客居谢安府中,虽然谢安待姐弟二人视如己出,可堂兄弟之间偶有口角,谢玄便会遭众人嘲讽奚落,后来谢玄年纪渐长,文韬武略皆长于族中兄弟,剑术更是冠绝建康。手中之剑,传自谢奕,名为“道法”,打得这帮膏粱子弟再不敢在姐弟二人面前放肆。
到得谢道韫适婚之年,谢氏长辈做主,许配给了王凝之这个小人。当时符潼以为谢玄只是单纯同自己倾述,时人短寿,天不假年者众多,谢奕之死,也只是谢玄家自行揣测,并未多心。现在想来,谢玄与谢氏的关系,远不如自己以为的亲近。谢氏中,的确古怪事众多,日后更要小心谨慎,勤于防范。
本来符潼是打算这几日同谢安商议,向王氏提出和离事,自己日后回京口公干,谢道韫就还住在旧时院落既可。如今再看,自己倒不放心留下谢道韫独自待在建康。
而且,谢氏的长辈,未必就能同意自己所提的建议。但是自己是绝不能看着谢玄亲姐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一辈子郁郁寡欢,苦捱度日。
。。。。。。
另外一边,王凝之每日都派随扈盯着谢府大门,这一日见谢玄只带了高峻出门,不多久,谢安,谢石也出门访友,那扈仆飞奔去向王凝之通风报信,王凝之闻听,马上修饰一新,耀武扬威的去往谢府。
到了谢府上,门下吏待要通报,却被王凝之兜头扇了一巴掌。
王凝之怒斥:“你这奴才,好没有眼力,我是谢氏佳婿,自来见我娘子,还用你这刁仆多言?”
言罢满脸得意之色,率众仆往谢道韫院中而去。
府中早有机灵的童仆往谢道韫处急急跑去禀告:“娘子,不好了,王凝之那恶客又来了。”
谢道韫听了,却是不慌不忙,只吩咐桃夭去煮了茶汤来,自己则在院中静立,等候王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