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2 / 2)

国家制造 千萌 1030 字 8个月前

    撇除季椽和宋冀宁是认识的熟人这点,他们在研讨会上的表现当得起专家的称谓。

    当然,若非熟人,他哪里能请得起一名在军工研讨会上有发言权的专家。

    “他们?真的假的?你不会为了违纪而专门骗我吧?”

    郑先家不太相信,他教导过中学时的季椽两人,意识里总将两人当成小孩,觉得他们应该还在读书,怎么就成专家了?

    还是军工研讨会上请来的?

    季椽不好解释太多,说道:“不然这样,你们向中科院打份申请报告,等那边批复了再准许我们进入实验室。”

    研究所不是闭门造车的地方,经常会申请外援,交流技术。如果是熟识的单位,通常发份邀请信就请来了,不熟的单位或专家,则可以选择向中科院等管理部门打申请报告。

    好处是中科院会对申请对象进行审核,确认他们的身份和研究水准,保证不会出现间谍或骗子之类的问题。坏处是速度很慢,毕竟政审加论文审核是需要时间的。

    蓝裕田亲眼见过季椽两人在军工研讨会上的表现,并不怀疑他们的研究水准,更不担心他们是间谍。但郑先家不准许,其他研究员只怕也有疑虑,因此蓝裕田只能答应向中科院写份申请。

    “抱歉,要请你们再等几天。”他向两人歉疚道。

    季椽和宋冀宁并不介意,相反还挺好奇,他们接触的研究单位不多,很多规则都不明白。

    按照正常程序,申请报告打上去到回复,至少一周左右。

    谁知昨晚刚上传,第二天就收到批准的回复,本地中科院分部还加注了几个字:干的好!

    第206章 分局迎接

    获得中科院准许后,季椽和宋冀宁便以外援的身份参与研究所的工作。他们在槍械上的专业度不如蓝裕田等人,但习自前苏联的技术比国内领先不少,从研究方向及机械改造,技术革新等侧面解决了研究所的疑难。

    不过并没能在此呆多久,中科院分院的专车就到达了。

    蓝裕田所长不知道季椽两人的真实情况,中科院高层对他们的资料却一清二楚,得知两人居然到了这边,岂有不拉过去交流技术的道理。

    郑先家气得不行,在发现季椽和宋冀宁的优秀程度后,他正准备更改研究计划,甚至放弃自己的主研位置,全力辅佐季椽两人一起冲刺到最后呢,中科院居然来抢人!

    “不行,我们这边的研究也很重要,要抢人也得等我们工作完成再说!”

    “郑副所长,就我所知,你们目前研究的项目并不急迫,自己研究应该也来得及,但我们那边可是有重要的研究需要向两位专家请教,希望您能发挥集体精神,让我们把人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