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楚澜在朝堂上掷地有声的提出了自己的道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振聋发聩的八个大字一出,让那些平日里嚷嚷来嚷嚷去的老夫子们通通闭嘴了。
楚澜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又令工部、兵部、户部整理出各类发明创造利国利民的成果广发天下,又要求翰林院、太学府将“空谈误国”的历史事迹一一整理出来,教授给天下学子。
此消彼长,打消那群老夫子的气焰。
接着,楚澜又大力推行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故意把王阳明先生树立为从理学的桎梏中破茧而出的反理学先锋。
楚澜花了最大的力气去转变旧有的观念,几乎是全方位的打压了儒家的气焰,甚至“自创”了“科学”这个概念,并且旗帜鲜明的表示:“思想伦理和科学技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理学家,楚澜只好请他们离开自己的官员队伍,对于他们的言论更是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压。
所以,在大政帝国没有读书人会认为海上的台风对千里之外的城市产生影响是谬论,因为他们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记录证明。
但是,大政帝国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却总以此为笑话,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早已听过和尚和道士谈话的叶瑶枝对杨蔓蔓的猜测心中有数,感叹一声道:“这雨一下就不停,不说会带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也会有巨大的影响,各类农作物必然减产,疫病、蝗灾、河流改道、来年可能会发生的干旱……倘若依照现在这个情形,未来几年的日子都不会太好。”
认真听着叶瑶枝说话的艾浅红脸色一下子就白了,她只是讨厌天天连续不断的下雨而已,并没有想到雨水还会带来这么多的影响。
即使明白自己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学生,艾浅红也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难道我们就不能做点什么?”
在艾浅红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下意识的就盯着叶瑶枝看,期待着叶瑶枝的答案。
其他人的反应也与艾浅红相同。
“过一段时间,官府应该会发出捐款捐物的倡议,咱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学府捐出去一些吧。”
叶瑶枝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艾浅红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为什么?只做这点事真的好吗?如果灾民入城,难道我们要视而不见?”
艾浅红觉得向官府捐款捐物的行动太空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捐出去的财物能不能真的落到灾民手里。
叶瑶枝一眼就看出了艾浅红内心真实的想法,她又问杨蔓蔓、陈梦莹和杜心兰几人:“你们也是这样想的。”
杨蔓蔓有些犹豫,但是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