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1 / 2)

乾隆又着实不愿意动用自己私库的银钱。过个生辰还得自己往外掏钱,这谁听说过啊?

    要说那折子上写的具体章程,也确实是将五千两规划的很好,乾隆畅想了一下,也还是可以热闹的。

    就在乾隆准备捏着鼻子认了,同意用内务府出的这五千两银子过生日的时候,就听到了和珅潇潇洒洒出宫的消息,这一下好不容易按下去的气又上来了。

    乾隆就手里的折子随手一扔,他不认了。

    这生日他也不过了!

    这气他下不去,和珅又跑回去搞什么闭门思过等候处置,乾隆这口气出不来,干脆就不理会和珅了。

    这会儿乾隆倒是有些悟过来了,这小子莫不是本来就想着要辞官的吧?所以才借着这事儿来个借题发挥?乾隆是从心底里打定了主意不会让和珅如愿的。

    他这么痛痛快快的说要请辞,要乾隆另择贤能,乾隆就偏不,就这么耗着。生日也不过了,就要跟和珅这么耗着,看谁耗得过谁。

    要说乾隆年纪大了,这些年贪图享乐,这人有时候也就会幼稚一些。

    他要这样,宫里也没人敢劝,更没人能劝得动。这局面就是这么僵持着。

    但这消息不会总在宫里封闭着,和珅在乾隆跟前说的那些话,在场的臣子可不止只有军机处的,还有旁的大臣。

    这事也没说不能往外传,和珅潇潇洒洒出宫的同时,这事儿就已经传到了宫内的各个办差衙门,几乎是伴随着和珅踏入和府大门后,这事儿就直接传出宫,在京城里传开了。

    乾隆那儿没有对和珅这边有任何的反应,但听说摔了折子不过生日了,这在众人眼里,就是跟和珅生气了的意思。

    要说这样生气,多年前也是有过的,便是拿和珅头一回跟乾隆表明态度,说不支持他南巡那一回。

    那一次是过了好些年众人才晓得君臣闹崩的缘由,可这一回,不用人打听,事情的经过早就飘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现如今没有刘统勋刘纶等人的斡旋,可是绝大部分的大臣其实都是偏向于和珅的。

    如今各省亏空甚大,议罪银进献之风又有了抬头的趋势,这给朝野上下都带来的很不好的影响,和珅一力纠正,很多臣子也都自觉抵制,跟着和珅一起做这些事。

    结果给五千两银子过生日,乾隆倒不高兴了。这不免让众臣心里犯嘀咕。

    刘统勋刘纶是不在了,但英廉还在,英廉得了消息就入宫求见乾隆去了。英廉为的是谁,要说什么,自然不必明言,众人都是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