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历·秦书》中关于太宸宫变的记载并不多, 大抵是涉及的人太多, 又或者是被新帝压了下来。
其中有关秦二皇子谋朝篡位的事倒是记载了许多,历史这东西,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秦书第二卷 第十章所载:“秦武帝二十五年春末,武帝病危。其二子定王赫连珪于三朝会后, 举兵二十万犯齐未果,遂撤兵, 连夜赶回帝都濮阳。夜入宫, 击杀御林军数千人, 逼近太宸宫,美其名曰侍疾。”
“长子康王赫连昊,适逢其镇守秦楚边疆,闻之心惊,连夜领兵而返。
然秦都濮阳被定王所占领, 有如铜墙铁壁, 插翅难飞。所派之细作, 皆亡, 一时尽然束手无策。”
“第三日,宫中传来消息,武帝薨于太宸宫。
临行前传位于定王赫连珪。
康定二王,两人僵持不下,秦楚边界传军事要务,大楚进犯大秦, 已连获三城。
定王赫连珪二十万兵马尽在王都,于康王赫连昊极其不利。遂经下属规劝,再次赶回秦楚边界。”
有后人,看到这段历史时,不由得称赞康王。
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事实证明,康王赫连昊这一次撤离是无比正确的抉择。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赫连珪已经大获全胜,而赫连昊大势已去,可谓日落西山。
而康王回边疆之后,天高皇帝远,因此有休养生息的说法。
赫连昊虽然稳定了大楚进攻大秦的局面,但却又损失惨重。
后有人认为,这大楚皇帝做的不大厚道。人家国内正内乱呢?你倒去横插一脚,也算是趁火打劫的表率了。
但虽然这么说了,大部分人却认为。大秦早就与大楚之间水火不相容,之前称着大齐薄弱之际,趁人之危的是大秦,帮人解围的倒是大楚。何况国与国之间,利益为重,以身的利益大于一切,不仅仅是国家,就算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适用。
所以大楚不过在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罢了,又何谈阴险呢。
不过经此一战,彼时大楚建兴帝不仅重创了秦军,还占领了大秦三座城池。
可就在赫连昊正要迎敌之际,大楚见好就收,乃退兵,竟然连送赫连昊三城。而赫连昊此时岌岌可危,兵力不足,断然不会再进行反攻。
可如若不收回城池,康王的名号在大秦国内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虽然说,这赫连珪若是登基,还暂时触及不到他那里,但是必然会寻他的麻烦。到时候找一个守疆不利的罪名,便可轻易地处置他。
而大楚建兴帝的此番做法无疑是卖了个人情给赫连昊,一山不容二虎。等到康王养精蓄锐之后,大秦江山估摸着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后人也为楚帝这挑拨离间的计谋而啧啧称赞。
因此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形容此次战役再贴切不过了。
赫连昊虽然在皇位争夺上暂时性失利,但来日方长。若是那赫连珪登基,赫连昊不仅保留了性命还保存了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