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2 / 2)

    有婆媳之间的冲突,有亲子关系的化解,有孩童的可爱和邻里相处的愉悦, 基调上突出“温馨”两个字。

    苗苗演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孙女,父母带着哥哥姐姐住在外地, 只有她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住,这个角色当真是非她不可,因为她饰演的小女孩对父母有许多隔阂, 全剧都没有叫过“爸爸妈妈”,小姑娘哪怕知道是演的,也没法叫别人叫出口。

    她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正经训练,难得在镜头前面不紧张, 加上这个角色几乎是本色出演,不怎么需要说话,大部分用眼神来表达,只有和小狗的沟通比较多, 导致没看全的人, 有时候会以为她演的是个哑巴。

    小姑娘有天上街买东西,人家老板都快吓坏了,说:“原来你会说话啊。”

    苗苗当场气得不行,就差给人家表演一段绕口令, 证明自己好得很,回来还很是愤愤不平。

    也从侧面反映,这部剧的讨论度真的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好评如潮,许多人纷纷反映在剧中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赵秀云当时选这个剧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省钱,几乎所有的场景和画面都在一栋房子里完成,不像外出拍素材,路人有点风吹草动,带子就废了,而且需要的服装和道具不多,都是同事里凑一凑就能凑出来的——甚至大部分东西,都是她从家里带来用的。

    她预料到会成功,这是肯定的,毕竟各方面都没有瑕疵,但预想的也只是九十分,没想到收获一百一十分的效果。

    自制剧的成功,也让市委看到信心,尤其是片前的广告收入让电视台大挣一笔,已经有几个刚成立的省电视台来咨询,能不能买下这部剧的播放权——因为技术原因,大部分省台只有在省内能搜索得到,跟沪市电视台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只要价格合适,都是能卖的。

    不管什么单位,效益才是第一位。

    很快成立电视制片厂的报告就批下来,赵秀云是希望之后他们能每年都为电视台供应一定量的新片,为大家的互利互惠,一直帮制片厂积极奔走。

    有人出头,就有人掉下去,赵秀云的风头愈发盖过张明珠,但她除开愤怒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各项事务的推进都不是她一个人可以阻止的。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是未来五年市里的重点,基本框架都按照赵秀云很久之前就开始写的计划书来筹备。

    她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荣升副台长,身上的担子更重,忙得更加不可开交,还有一个对全家来说都非常重大的消息,就是沪市第一批到香江学习的代表团里有她。

    有机会到香江去,在一九八三年来说仍属于非常难得的事情。

    名单一定下来,赵秀云就开始兴奋,尤其想到要第一次坐飞机,更是难耐。

    方海是白天替她高兴之余,夜里又担心,说:“那么远的地方,你要去半个月呢。”

    要他“独守空房”半个月,也是很难熬一件事。

    赵秀云想想也有点不安,但是说:“代表团那么多人,没事的。”

    按照政策,对他们这样公费学习的人也有比较严格的管控,不允许无故脱队和单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