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2 / 2)

    二楼的宴会厅办了一个欢迎会,有两地领导轮流讲话,这种流程上都是差不多, 值得听的就是最后的小组分配。

    都是各系统出来的人,来的目的都不一样,总不能百来号人天天一块转来转去。

    赵秀云他们这组会去的都是媒体相关的,除开电视台、广播台,还有出版社和广告公司之类的。

    里头的人,加上齐玉华她认识三个人,都是叫得上来名字,没说过多少话,平时去局里开会总会碰上的。

    不过这些也都不重要,吃过饭,他们就和本组的接待员陈诗丽碰上头。

    陈诗丽今年不到三十,祖籍就是沪市,父母是解放前到香江的,因此会还算标准的普通话。

    听得出,她极力字正腔圆,不过听上去还是古怪极了。

    专门的接待员都这样,更别提各单位的讲解员,常常是他们叽里呱啦讲完一串话,学习团的人就发出一声疑问的“哈”。

    然后又得耐心地重复一遍。

    有时候赵秀云都觉得是在鸡同鸭讲,反正大家手脚比划都用上,能沟通就行。

    她也是蹩脚香江话、普通话、英语一起上。

    来之前,她以为香江人都说英语,来之后发现也不是,而且即使是在这儿,会讲一门流利的外语也是重要的加分项,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像陈诗丽就有意无意说过,赵秀云这种水平,要是留在香江,每个月最少能开两三千的工资。

    这种话不能乱接的,传出去算什么,赵秀云当场就摇头说自己只想待在沪市。

    虽然在沪市,一个月能挣一百已经是顶好的单位,不过消费也不一样。

    赵秀云上街吃过几次饭,哪怕是最简单的早餐也要三块钱,一天三顿饭要都在外面吃就得十几,加上房租也不便宜。

    如果从消费比例上来看,和沪市是差不了多少的,只是基数不一样,看着才显多。

    当然,香江的东西也确实丰富,买肉方便,不用什么都凭票,交通有地铁,到处都有高楼大厦,哪怕是最普通的楼里也有电梯,家家都用得起在内地被称为“大件”的家电,尤其是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空调,更是随处可见,只要在室内,一定开得十足冷,总得穿着衬衫外套。

    物质的东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思想,体现在服饰上堪称绝对自由。

    这天从香江电视台出来,本来想要去看拍摄现场,赵秀云眼睁睁看着一个露半个胸脯的女生和自己擦肩而过。

    说真的,她眼睛都瞪大。

    齐玉华是老派人,到底觉得是人家地盘上,只是背过头嘀嘀咕咕说:“有伤风化,这是多想叫男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