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1 / 2)

宋琰才来肃北不过半年,堆积的事情却是能顶的上别人三年。

    育种的事情是肯定要继续下去的,这个不用他废太多心思,谷司军早就为她准备好了接任的人手,这关乎着国家大事的事业自然是不可能因为宋琰离开就停下来的。

    不止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今年出色的产出,谷司军决定给这些称得上是神迹的粮食最好的农人侍弄,务必让土豆跟玉米受到最好的照顾。

    书院倒是也不用担心,无论什么时候,教化对当地的官员来说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尤其是时隔数年,第一次收到来自都城奖赏的固原城,想要奋勇争先好图谋以后的人多的是,就算是原本看上去并不是很在乎所谓功名的李墨,都自己主动上门要宋琰把书院的管理权给他。

    这个生长在边城的男子,现在有了想要去都城一探的野心。

    问题是都城人对男子多有苛责,想要有一张进都城的门票可不容易,宋琰想了想,同意了他的要求。

    只是要他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忽视对农家孩子们的教育。

    这些人是宋琰重新开办学堂的初衷,她自然不愿意换个管理者,就让这些孩子再次失去学习的机会。

    剩下的被谷司军征召兵役的青壮们更简单,她们原本就着急回家粮食,放他们离开就是,抄了获赫族王帐之后,除了祭神的金人之外,太女没有提及其他的东西,李蛰这个刚刚向太女低头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太忠心的想法,搜刮出来的大量财宝以及牲畜自然是落到了口袋里。

    也因为如此,现在是真的不缺钱的谷司军,大方的给了民妇跟被召集起来的退役老兵们不少的犒赏。

    皆大欢喜。

    宋琰在肃北四县做的吏治改革无非就是取消举孝廉,重新按照科举的方式取士,同时,每个县衙之内,不能再任由文书随意记录,而是县丞文书互相担保,除此之外,就是些零零碎碎的小规定,这半年期间贯彻的不错。

    因为效率确实是提升了不少,虽然有许多乡老不满意举孝廉被取消,也被当地的官衙压了下去。

    到这个时候,宋琰直接放手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现在,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在城西建造的纺织厂。

    那里面全都是男子,一旦离开,恐怕宋琰之前想过的,靠教育将这些人从家庭里带出来的设想就此作废。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站出来的,是应劭的老师何文泽。

    这个被人从家里赶到边境的男子。

    何文泽给出的理由很充分,他的妻主无论如何也是以前的状元,宋琰走后,她们自然能够想办法活动活动,拿到肃北县的县尊之位。

    毕竟吴娘子还是有几个好友的。

    之前如果不是心死,也不会被欺辱的远走千里,别的不说,将吴家人惩治是没什么问题的。

    现在教了两年书的吴娘子不再排斥官场,以她的资历,就算没人引荐,想要一个边城的县令职位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