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2 / 2)

江海浮生曲 卧松云 1022 字 9个月前

    夜色朦胧,合着奔涌的海涛,合着腥咸的凉风,以及,幸福到眩晕的悸动。

    独自站在海边,水仙花的清香中,他情不自禁地微笑,仿佛第一次感受到,这才是人生……

    岁月悠悠,红尘无际。人生百态,每个人都在走着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无论长短,无论福祸,无论苦甜,都是只属于自己的经历。是生而富贵,一生顺遂,或者生于泥沼,举步维艰。多少人在叹息自己生不如人,甚至身在福中而不自知。其实,幸福与否,最多还是在于每个人游弋人生的态度而已。

    现在,自幼失去亲人,背负着仇恨,背负着背叛和欺骗,还时刻在生命终点前迷茫的白江秋,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谁说人生就要长命百岁,福寿绵绵?谁说爱情就要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无论生命即将终结于何时,就在此刻,心中被那个人充满,便已足够。

    脚步踏过星月笼罩下的沙砾,那是一条归家的路。忽然抬头看去,见那座简陋的茅屋上依稀飘荡着炊烟,门口的小径上,那个娇小自然的姑娘,正站在那里,静静等他……

    水仙岛上的习俗,即使不在休渔期,人们也要定期到水仙娘娘庙祭拜。

    水仙娘娘是当地居民信奉的神灵。虽然从未听过这位神仙的名字,但是看到当地居民提起她时候的眼神,便能够知道,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淳朴的渔民不知佛理,不懂道家,更不会去深究高深晦涩的道理。他们只知道,大海隐藏着无尽宝藏,也包含着重重灾难。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只有寻求神明的保佑,才能护自己和家人平安。

    几次收获颇丰,阿满公和阿满婆要休息几日,暂停出海。他们早早备下了简单的香烛贡品,一早起身,带着白江秋和曲星稀去往水仙娘娘庙。

    临出发前,阿满婆又最后一次确认了所有的衣着打扮没有疏漏,绝不能丝毫对水仙娘娘不敬之意。

    她帮阿满公将头发束整齐,又拍掉曲星稀早起抱柴烧火时衣袖落的灰,再回来,整好白江秋的衣领。

    她觑着已经昏花的眼,仔细收拾罢,才提了装香烛的篮子,对大家道:“到了娘娘庙,不许大呼小叫的,要端端正正,不要让娘娘笑话咱们。娘娘喜欢咱们,以后才会保佑咱们呢,听到了么?”

    阿满公不耐烦道:“你这个老太婆,这话都说了一万遍了,烦不烦哦!我们又不是傻子,也不是聋子,记不住还听不到的!”

    阿满婆指着他道:“你这老东西,我说的就是你!整日价口无遮拦,啥都乱噗噗。”

    她回身挽着曲星稀的手臂,柔声道:“囡,别跟着你爷爷学哦。”

    这些天,这对老夫妻不知不觉对他们改了称呼,从原来的小哥丫头,变成了“囡”和“仔”。

    或许,这就是很早之前他们对自己孙子和孙媳的称呼吧……

    他们已不知不觉将这一对海上罹难而来的年轻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曲星稀和白江秋每次听到他们的称呼,心中都热乎乎的。或许冥冥中自有天定,这个地方,会有一个家……

    水仙岛四季如春,绿草茵茵的小路旁开满了水仙花。走在艳阳和风的海岛上,脚步轻松无比,一时间忘了武功,忘了江湖,忘了江海诀。

    今天,曲星稀带上了父亲的剑。她用粗布做了一个剑袱,将宝剑保护起来,背在身上。这把剑辗转到她手上,又曾被晓云深不顾艰险从海里寻回,她发誓以后要好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