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1 / 2)

旁人可以乱,他们皇子这边可不行,老大跟太子都是并列站着的,那是因为老大有军功,太子是储君。

    老三不服气,可谁惯着他?

    他是老四,站在皇太子身后。

    老五跟老七一样老实的站在他跟三阿哥身后。

    老八老九老十和十二也同样如此,十三十四第一次来,必须要认准前头的人。

    小十三就站在十阿哥身后,而十四阿哥则是站在十二阿哥身后,小十四还用手指头捅了捅他十二哥:“十二哥,你这大氅真厚实。”

    十二阿哥打了个哈欠:“苏麻喇妈妈给做的呢,说是早上站班冷的很。”

    现在已经九月份了,早上的确很冷,小十四也是穿的圆滚滚:“现在还好,要是冬天,岂不是要冻死人?”

    夏天这么早起来还能凉爽一些,冬天呢?

    想一想,小十四就觉得悲催的厉害。

    投胎到了清朝皇子的身上,简直倒霉透了。

    当然,想到公主格格们都要去抚蒙,那简直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正小声说话呢,甩鞭的声音响起了。

    这个“甩鞭”是古代宫廷举行这种朝会的时候一个礼仪环节,古人称之为“鸣鞭”或者“响鞭”,也叫“净鞭”,因为甩完鞭子之后,就是要安静了,皇帝的圣驾到了。

    文武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

    入内后,先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以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称为“起居”。

    奏乐响起,皇帝御门,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皇帝就坐之后,执伞、扇力士移到金水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风劲时也撤去。

    不然那么大的黄盖伞,谁扛得住啊?

    这个时候的确需要文武百官跪拜,且山唿万岁万岁万万岁。

    庄严肃穆,异口同声。

    小十四却在这个时候,抬起了头,看了看他皇阿玛,以及四周的景致,这个**最后一个皇朝,又是异族统治,他皇阿玛真不容易啊。

    康熙正想叫人起来呢,结果就看到他十四儿子在那里东张西望,一脸好奇的小表情,这会儿跪拜的时候,当然是儿子们在前头了,但是一会儿议事的时候,小的儿子们会被领去旁边,毕竟,这年头他说话的声音再大,也就三五十个人能听见,谁上来汇报事情的时候,总不能他听不清楚,也不可能让大臣扯着脖子嗷嗷叫啊。

    小十四正看新鲜呢,就跟他皇阿玛来了个对眼儿!

    康熙要是有胡子,早就气的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