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2 / 2)

    于是,康熙帝北巡,要亲自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亲临塞外,主持会盟。

    这也是展现大清皇权的一个契机,表示大清与蒙古的世代友好,表现出蒙古部落对大清的服从和忠诚。

    其实这个麻烦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在明末清初,在戈壁大漠的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内蒙古),又称察哈尔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

    康熙皇帝与喀尔喀蒙古(外蒙古)首领们于多伦诺尔(今内蒙古)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从而彻底解决了两千多年来蒙古高原对中原威胁。

    喀尔喀蒙古分为土谢图汗(居首)、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三部。

    后来才有了三征葛尓丹的事情发生,现在过去了十几年,但是康熙依然会在北巡的时候,偶尔去多伦那里走一走,看一看,让蒙古人记得这个会盟的内容,记得大清皇帝的威严。

    其次,为什么带儿子们来呢?

    那就是让蒙古人看看,大清后继有人。

    大清不止有智慧的皇帝,还有勇勐的皇子,比如大阿哥就十分勇勐;太子爷的风度翩翩,这都是卖点啊!

    但是如果皇子在赛马的时候,败给了蒙古人,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总归是给康熙丢人了。

    四阿哥一听太子爷这么说,心里一个咯噔!

    十四阿哥输给皇太后是不是真的,没人知道。

    但是如果让皇阿玛认为小十四不堪管教,骑术不行,败给蒙古人,那小十四以后可就惨了。

    但是不等四阿哥给十四阿哥说好话,康熙就摆了摆手:“十四阿哥的事情,朕知道,小家伙儿就知道哄老太太开心。”

    “那也是十四阿哥孝顺啊!”一旁的某位大臣感叹道:“臣家里头的老太太,就爱孙儿,看臣这个儿子可不顺眼了,不敢管啊,大儿子,小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啊!”

    其他几位大臣也感叹了一番,都说古代人“抱孙不抱子”,是因为要教育下一代,但是隔代亲这个东西,古今通用。

    他们这样感叹,也是说天家亲情一如普通人家一样,老太太护着孙儿们,当父亲的教育孩子们,很正常。

    这么一说开,气氛更好了,康熙也被恭维的心情舒畅,只是看向太子爷的眼神越发的冷淡了。

    可太子爷依然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妥。

    四阿哥只是皱眉,晚膳的时候,十四阿哥理所当然的还在皇太后那里,但是他给四阿哥等几个亲哥哥各自送了一扇烤羊排,这是他亲手烤的羊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