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2 / 2)

    “哦哦,这个儿臣知道。”这事儿都成了个心结了,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其实都有这个心结。

    “那你说,天下什么人最有钱?”提起钱财,康熙就来了兴趣,皇帝也缺钱啊。

    尤其是以后,还有一系列的动作,哪儿哪儿都要银子。

    “盐商啊!”十四阿哥一拍大腿:“皇阿玛,你知道盐商的富裕吗?”

    “太知道了。”康熙听十四阿哥提起盐商,就连饭都不想吃了:“一个个富裕的要死,还跟朕派去的臣子哭穷,多少大臣啊,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康熙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的,盐商这个群体,历朝历代都有,而且团结一心,掌控盐务。

    清初盐法沿袭明制,基本上实行封建的引岸制度。

    盐商运销食盐,必须向盐运使衙门交纳盐课银,领取盐引(运销食盐的凭证),然后才可以到指定的产盐地区向灶户买盐,贩往指定的行盐地区销售。

    但领取盐引则须凭引窝(又称窝根、根窝),即证明拥有运销食盐特权的凭据。盐商为了得到这种特权,须向政府主管部门认窝。

    认窝时,要交纳巨额银两,这才是盐政的大头。

    握有引窝的盐商就有了世袭的运销食盐的特权。

    清政府特许的具有垄断食盐运销经营特权的食盐专卖商人。

    而商人们借此特权而攫取巨额的商业垄断利润,成为当代显赫一时的豪商巨贾。

    清代盐商以扬州盐商最为闻名,扬州的盐商主要有晋商、陕商、徽商,其中一半左右是徽商。

    这些商人获利非凡,但是又怕朝廷追查,所以每次朝廷任命的官员过来,他们就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将人拉拢下水。

    或是送美女,或是贿赂金银,各种办法,层出不穷。

    十四阿哥觉得上辈子他看电视的那点套路,都不够人家盐商玩的!

    然后康熙还给他讲了个商籍之争的故事:

    明朝末年扬州有名的“商籍之争”,实际上是山陕商人与徽商之间商场积怨的一次大爆发。

    淮安、扬州二府的山陕商人因是外省入户定居而获朝廷特批拥有“商籍”其子弟可入读淮扬二府的学校,每年还有7个不用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的名额。而徽商的家乡徽州与淮扬同属南直隶省,按规定,其子弟不得在当地上学。明崇祯五年,经徽商联名上书,请求凡盐商子弟均可就地入学,获得皇帝批准。

    但这无形中损害了原有学籍的山陕商人的利益,恰好时任扬州知府又是山西人,支持同乡的抗议,此政策遂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