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2 / 2)

我在三国说评书 离机 1081 字 8个月前

    汉字一直都在简化,简化汉字就是历史潮流, 只要有人还在说繁体好,那姚珞绝对有多少次算多少次,把“憂鬱的臺灣烏龜”直接拍人脸上让他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到底是哪个更好。

    汉隶从现在开始已经在不断转变,楷体也已经有了雏形。姚珞接过蔡琰递过来的信件, 看着上面已经和自己印象里差不了多少的楷体抿嘴。

    “昭姬,你能给我一套字么。”

    “一套?”

    “是的,一套的含义就是所有的字都用你现在的字体书写。”

    姚珞抬起头看向蔡琰,声音里多了点凝重:“所有的字按照偏旁部首来划分,全部用你与蔡伯喈研究出来的这个字体来写,昭姬是否能做到?”

    “可。”

    蔡琰很确定地点了点头,看着姚珞小心翼翼的样子没忍住抿着嘴笑:“在最先还是父亲教我写出来的字,被钟元常看去了。”

    “哦,那我要提高警惕。你把证据全部都给我一份,免得到时候他跑过来说‘这明明是我发明的东西,你这个女人就是个骗子’。”

    “他也算正人君子,并不会这么做吧?”

    “对上男人他是正人君子,对上女人可不一定,做了准备总归没差。从古至今都是这个道理,我早就看穿了。”

    姚珞撇了撇嘴表情很是不爽,不过还是伸手划过了眼前的信:“把所有的字都交给我,然后再把《熹平经注》也交给我,如此功劳,我回头送你一份大礼。”

    简化汉字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不留神就很有可能会彻底万劫不复的工作。她不能任由蔡琰一个人面对这些东西,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在合适的时机推出。而且……

    字简单了,学习的难度也会进一步降低。就像是现代,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很容易认上不少字,现在的东汉末年,孩子却也依旧是要去努力死记硬背才能堪堪记住一些最简单的字形。

    “青史留名对于昭姬来说很简单,而我要的也不仅仅是让昭姬青史留名。”

    姚珞看着她已经准备开始写第一本楷体字帖时表情认真,站在她身边主动开始帮她研墨:“蔡伯喈才华横溢而被董卓强征,后又被王允污蔑,怀璧其罪而冤死狱中。若不能还之清白,实乃憾事。”

    蔡琰慢慢地写下一个“永”字,拿着笔悬腕在空中良久后微微闭上眼睛,声音里多了点颤抖:“多谢英存。”

    “不用谢我,我也不过是不想让明珠蒙尘罢了。”

    楷书的整理工作就交给了蔡琰,但姚珞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她写完所有的楷体字之前留在了陈留。蔡琰似乎也猜到了什么,尽可能加快速度用楷书形式将这本字帖写出来,把这卷竹简交到了姚珞手中。